孩子的脑洞妙不可言山海经里一条命大的

看三星堆直播时,里面出现了一张被1只箭穿过的鸟和鱼的图片,解说里提到了“鱼凫”,丫头立马就跑回自己小屋,不一会儿就抱着她的彩图版《山海经》,大声地问:“鱼凫是不是就是美人鱼啊?”

我愣了一下,原来她翻到了《山海经·大荒西经》,这里有个著名的神话故事“颛顼化鱼妇”:

传说,有条鱼快枯竭了,此时,颛顼帝刚去世,刮起了大风,顷刻间下起了倾盆大雨,这条鱼命不该绝,瞬间复苏,化为了半人半鱼的形象。因此得名鱼妇。

加上“鱼凫”与“鱼妇”音相近,“鱼凫”的“凫”字本身也有很多的通假字,在小朋友的脑海里就自动转化为了美人鱼的形象,她还为此自己开了脑洞:

“颛顼变为美人鱼,由此建立了古蜀国。但是他毕竟以前是人啊,为了方便在陆地生活,慢慢地就把鱼尾又进化为了双腿,孩子生孙子,孙子再生孩子,越来越多,就成了现在的四川人!”

好吧,这逻辑还听说得通的。我也没有打断她的想象,任凭她脑洞大开:

鱼妇就是美人鱼

鱼妇就是鱼凫,

那么鱼凫就是美人鱼,

鱼凫又是古蜀国王,那么四川人就是美人鱼的后代,

最后,小家伙还语出惊人地对爸爸说:“哇!好棒啊,我妈妈就是四川成都人,那不就是说妈妈是美人鱼的后代!那么,我也是美人鱼的后代啊!以后我就是地道的四川人了!”(她爸爸是北方人)

于是,小家伙立刻骄傲了起来,气场两米八,雄赳赳气昂昂地去继续翻《山海经》去了。

《山海经·大荒西经》原文记载:“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不管鱼凫和鱼妇是不是同一人,但是小朋友的脑洞值得支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正是他们应该拥有的吗?

美人鱼存不存在咱不知道,但如果通过美人鱼的形象,能引导让他们爱上传统文化,愿意主动去读书,去扩展思维,去探索文化背后的故事,解开那些神秘的谜题,不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吗?

以前她看《山海经》只看插图,要不就缠着我讲,现在却愿意自己去研究,再翻开百科全书和神话故事,一张张去对比,去研究,再总结出自己的想法,无论对错,那都是她自己的想法。这套国学经典《山海经》精装彩图版,除了精美的插图还配有全面解读,正版购买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