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山海经东山四经鱼,同是飞鱼,

#文化#

《山海经》它是中国哲学启蒙的内燃机,它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神话存在。

插图出自于杉泽的《观山海》

路线图出自于徐客的白话彩图《山海经》

鱼注解

东山四经:

《东次四级》记述了从“北好山”至“太山”共计八座山的地理位置的分布情况。它们大致坐落在今天的山东、河北、江苏境内。

白话文:

从钦山往东南二百里,即是子桐山。

子桐水从子桐山发源,再向西流入余如泽。

水中有很多鱼,它们长有鸟一样的翅膀,出入水面会发光,能发出鸳鸯声,它出现在哪里,预示着将要发生大旱灾。

注释:

:读音,huá。子桐水:一说今山东的潍河;一说今山西的潇河。余如泽:不详。有光:指鱼鳞泛光的意思。

鱼:

飞鱼,它的前世今生

最古老的飞鱼:

年考古人员在贵、云、桂交界处的兴义市发现了一块迄今为止最古老的飞鱼化石,被考古人员命名为“兴义飞鱼”。它早于恐龙万年。

兴义市·飞鱼化石

我们先来看看上边这张图,鱼的前鳍虽然断裂,但残留的前鳍根也难以掩盖其前鳍的发达。这能保障它们像鸟一样张开翅膀在空滑行。

再来看看它的尾巴,上下两片尾鳍并不对称,下尾鳍要大得多。这能够帮助它们,当跃出水面滑行时,能够得到更大的推力。

这条古老的飞鱼与鱼的生理结构相近。

当今的飞鱼:

今天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以及我们的南海都发现了,与鱼有同样的生理特征和习性的鱼。

据说这种鱼,能够飞出水面十几米高,以每秒10米的速度,足足能向前滑行米。

综上,笔者认为鱼应该属于脊索动物中的燕鳐鱼一类。

鱼,为什么自带旱灾的属性?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包括鱼在内的动物应该没有制造旱灾的能力。

我们能想到的是,旱灾与鱼之间是不是存在某种“天合之作”。

大海退潮后,被搁浅的鱼;干涸的小河,留下的鱼,都可能造成了“旱灾降临”的假象,鱼也许就是这被搁浅的鱼。

子桐山:

根据上山海经原文记载,子桐山理论上的位置在今天的山东或是山西境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