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小主的认知里,鹦鹉应该是语言能力最强的野生动物了,它们巧舌如簧,还能模仿人类说话,如果考个动物界语言水平测试,稳稳的冠军苗子。不过有一种小怪物,它的“口才”可以全面碾压鹦鹉,而且还有“没收”你名字的能力。简直是一个口若悬河捣蛋的小魔王。它就是《山海经》中的独眼怪兽欢,三条尾巴一只眼。
各位小主大家好,我是希夷你姨,一个沉迷于神话传说不能自拔的大叔。
《山海经》怪兽欢插画:刘力文
文/希夷
符号帝国独家原创
(一)那种叫做“欢”的小怪兽
你姨之前看过一本很有意思的书《24重人格》。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稀碎的人格分裂者,在他小小的身体里,住着24种人,他们来去飘忽,随意切换,你不知道哪一天的哪个时候,自己会以何种身份出现。
当然这个身体是大伙共用的,为了自保,不至于太过背离社会规则而被人间蒸发,这些人格之间基本能够和睦相处,出现的场合也基本符合社会法则,所以他才能继续看似正常地生存下来,背负着24个个性鲜明的灵魂,在人间行走,在世界失格。
其实很多优秀的演员,也具有这种能力,他们演什么像什么,甚至可以同时饰演多个角色,还能切换自如。也正因为太投入,很多卓越的表演大师,都会出现精神和心理问题。
比如美国著名影星金凯瑞,他是一个喜剧大师,但自己却非常不快乐,一度陷入深度的抑郁,多次企图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上古时期的翼望山上,住着一种独目小怪物,它的身上也有上百种的性格,上百种声音,也有上百种名字,据说这些声音和名字,都是它从别的动物身上抢过来的。
《山海经》怪兽九尾狐插画:刘力文
它的名字叫做欢,身体构造也很奇特,脑袋额头的正中,长着一只超大号的眼睛,像是为了弥补数量上的欠缺,它大到惊悚,几乎占据了四分之三的脑门。欢每天就是头顶着这只巨眼,游走于丛林之中。
在它的身后跟着三条大尾巴,毛发茂盛,完全不用担心发量问题。
(二)我以神之名,没收你的名字
“我以战士之名,命你勇敢;
我以天父之名,命你公正;
我以圣母之名,命你维护无辜之人。”
没错,这段话来自于最新的《权游》,是骑士授予仪式上的宣言。听了之后分分钟让人热血沸腾血脉贲张。就像你姨这样一个斯文儒雅的人,胸中也莫名涌起一股力量,有想要投笔从戎,征战沙场的冲动。
西方人有很强的信仰和自律意识,所以他们餐前会祷告,战前会祈祷,婚礼和葬礼上还要郑重其事地相互许诺和宣言。
在远古时期,一个野望的丛林世界,欢的心中也有某种强烈的自信和敬仰。它觉得自己是上天的宠儿,神的义子,所以可以拥有非凡的力量。它可以轻易夺走别人悦耳的声音,和好听的名字,然后融入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里,就像是天生的那样。
《山海经》怪兽举父插画:刘力文
于是自然界就出现了一个最为分裂的怪兽,它能发出上百种动物鸟兽的声音,精通它们的语言,它还有上百个名字,这些就像它身上的一个个标签,只要贴上不同的名字,马上就可以切换到对应的身份。
于是欢就成了远古部落最具欺骗性的魔术大师,欺骗和搅局的魔王。它今天变成兽中之王,熟练操练着老虎们的语言,挑唆不同的种群相互攻击,然后自己悄悄走开,躲在一边偷笑。
它明天变成一只能言善辩的鹦鹉,用自己的巧舌拆散一对恩爱的夫妻……总之欢自己玩得很欢乐,每天都生活在调戏别人而得逞的洋洋自得中。损人以利己,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三)丛林中也有报应
欢的性格里,还有炫技的一面。它喜欢被人敬仰和万众瞩目的感觉,习惯众星捧月的待遇。它是蛮荒世界里的演说家,也是奇禽怪兽里口若悬河的小混混,凭借着自己过人的天赋和异能,利用各种悦耳动听的声音和言辞,让几乎所有的动物对它深深着迷。
但好运气不会永远留守谁一个人,常在河边走,总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有一天,欢遇到了一个同类,这是它们都始料未及的挑战。因为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同类相残的经历。
一场激烈异常的“声名争夺战”瞬间爆发。它们念着相同的祷词,却用着不同的声音:我以神的名义,没收你的名字,连同你的声音。
《山海经》怪兽蛊雕插画:刘力文
空气出现了短暂的凝结,电石火光之后,两只怪物同时失声,变成了两个无法吐出半个字的哑巴。
翼望山上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潘多拉的盒子,数百种声音和名字在空气中弥漫,飘飞,又回到了各自主人的身体里。于是森林中再次欢腾起来。两个巧夺天工的小魔王没落了,整个禽兽界回归了昔日的繁荣。
山中再次鸟语花香,四季如常。
“当你举起屠刀之时,终会死于屠刀之下。”因果轮回,欢兽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猎鹰人最后被雄鹰啄瞎了双眼;卖弄喉舌者,结局却是陷入永久的缄默,从此在余生里失声。
参考资料:
1.《山海经·西山经》:“西水行百里,至于翼望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狸,一目而三尾,名曰欢,其音如夺百声,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瘅。”
2.《说文解字》:“欢,喜乐也。獾与歡、懽、欢同音同源。”
3.郭璞《山海经》注释:“其音如夺百声,言其能作百种物声也。或曰:夺物百名。”
4.《太平御览》引《山海经》:“讙作讙讙。”
5.《五侯鲭》:“原一目三尾,音夺,众音,即斯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