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犭右谷上般下鸟左冒右鸟是几

关于《山海经》的介绍与作用就不多说了。笔者常将《图说山海经》放在案上,有空就随便翻翻,找个怪物出来品鉴,翻到哪页是哪页,也是一种乐趣。

今天看的是《北次二经·北嚣之山》。只是整个《山海经》里有很多古怪的字,用电脑无法打出,原文打不出的字只好用方括号把其字的结构圈在一起,权当一个字。

《北次二经》:“又北三百里,曰北嚣之山,无石,其阳多玉。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白身犬首,马尾彘鬣,名曰独[犭谷][gú](一说读[yù])。有鸟焉,其状如乌,人面,[上般下鸟][bàn][左冒右鸟][mào]宵飞而昼伏,食之已暍[yē]。涔[cén]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邛[qióng]泽。”

再往北三百里,有座山名叫北嚣山,山上没有石头,山南阳面多出产碧玉,山北阴面多出产玉石。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体像一般的老虎,却长着白色身子,狗的脑袋,马的尾巴和猪脖子上的硬毛,名叫独[犭谷]。

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乌鸦,却长着人的面孔,名叫[上般下鸟][左冒右鸟],总是在夜里飞行而白天隐伏,人如果吃了它的肉就不会中暑。涔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邛泽。

首先看看这是哪里?形成共识的是,北嚣之山即内蒙古乌兰察布西北察右中旗草垛山。涔水即流经乌兰察布市区的霸王河,发源于草垛山北山顶。邛泽,并非上文之邛泽,而是即乌兰察布黄旗海。

再看这两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怪物?

一是独[犭谷],这个[犭谷]字,读音就有两种说法,一说读谷[gú],一说读浴[yù],不知信谁的。这种野兽,其外观是《山海经》惯用描述的“人面兽身”,也就见怪不怪了。

独[犭谷]是一种集虎、狗、马猪四兽于一身的怪兽,样子像虎,色白,却长着狗头,马尾,身披猪鬣。

《说文》云:“北嚣山有独[犭谷]兽,如虎白身豕鬣,尾如马。”《骈雅》:“独[犭谷]如虎而马尾,猾猞如人而彘鬣。”郭璞《图赞》曰:“虎状马尾,号曰独[犭谷]。”

二是[bànmào],一种鸟,跟“人面兽身”差不多,是“人面鸟身”。这种鸟白天休息夜间飞翔,据说吃了它的肉可治热病和头风,可防中暑。这么热的天,如果能吃上它的肉,也算幸事矣!

汪绂注:[bànmào],阳鹤之属而大,令人谓之训狐,又名只胡。其目能夜察蚊虻,而昼不见邱山,故宵飞昼伏。暍,中热病也,今鸺鹍亦可治热及头风。

[bànmào]有三种形状:其一,人面鸟,见图蒋木;其二,人面、鸟喙鸟身,见图毕本;其三,非人闻鸟,见图汪本。郭璞《图赞》曰:“御暍之鸟,厥名[bànmào]”昏明是互,昼隐夜觌:物贵应用,安事鸾鹄。

看明白了吗?大致明白就行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