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暗法则:易经最被忽视一卦里的宇宙真相》中说到,易经本来是有三部的,夏朝之易《连山》、商朝之易《归藏》、周朝之易《周易》,《连山》和《归藏》皆已失传。对于这两部古易的名称由来,《连山》是因以艮卦起始,艮的卦象是山,六十四卦中的艮卦是八经卦中艮卦的重叠,所以是连山;《归藏》是因以坤卦起始,坤的卦象是地,大地厚藏万物而为万物之所归,所以是归藏。
其实对这名称由来,历史上是有很多说法的,最神奇的一种说法就是来自《山海经》——《山海经》是由《山经》和《海经》构成,《山经》又名《五藏山经》,其中地理描述的确是一山连一山、山山不断,真真正正是“连山”。《海经》是由《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构成,海属水,对应易之坎卦,《说卦》云“坎者,水也……万物之所归也”,这就是“归”;《海外四经》又名《大荒经》,大荒就是大地,对应易之坤卦,《说卦》云“乾以君之,坤以藏之”,这就是“藏”;合之正是“归藏”。且不论真假,这种说法起码在形式上的信服力,却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山海经》这部先秦古书的神秘莫测。
《山海经》几千年来久负千古奇书的评价,奇就奇在它的神秘莫测。经中内容涵盖地理、神话、巫术、宗教、古史等方方面面,却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其中的世界有如本于现实的神话想象,其言说又是认真严肃、言之凿凿,让人常有时空错乱之感。以至历史上对这部书的性质有地理书、巫书、小说等种种争论,《四库全书》就将其列入小说类。
对于《山海经》的作者和成书年代,也是众说纷纭。最初的说法是大禹和伯益所作,成书三代以前。最可信的说法则是像《周易》,不是成于一人也不是成于一时,为千百年里的集体创作,作为起源于久远上古的先秦古籍却是基本没有疑问的。而这点,其实就是真正进入《山海经》世界的钥匙。因为无论河图、洛书还是《易经》,源出上古的这些典籍,都呈现出远祖的一种一致的认知和思维方式。这便是易传中的两句话所说:
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系辞上》)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下》)
总结起来,就是象数思维。象可参照意象,是现象与真意间虚实一体的桥梁;数在中国文化中则是象最凝练的表达符号,能定性表象,是一种抽象之象。佛家有性相之说,性为本体,相为现象,象数就是天地万物之性层面的思维,魏晋王弼即将悟道历程总结为“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这说明我们远祖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就是这样的,他们虽然知识和技能不如我们,却比我们更靠近本源和初始。我们所自诩的逻辑理性,再抽象、深刻、严谨也仍是在表面折腾。
《山海经》作为同样出自上古的远祖之书,自然同样是这种认知和思维方式的产物。那么以此再观《山海经》,我们就可以出离其中光怪陆离的种种描述,从最深层的象数层面去体悟背后的真谛。然后你就会发现,原来这部看似荒诞的奇书如此博大深邃。其背后之物不仅完全可称天道,而且还暗藏天道第一法则。
因为说的是地理,《山海经》中有着大量的数字运用,这些数字很多只是寻常的量词,有些数字却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是用在对具有天道象征意义的事物的描述中,而且一再出现于对这类事物的描述中,使用频率也极高。它们是《山海经》中的神秘数字或说圣数,是天道符号式的存在。考察全书,《山海经》中出现最多的数字有六个:一、二、三、四、五、九,其中一和二多是普通计数和表述,剩下的三、四、五、九,就是圣数之所在。每个数的背后,都是相应的神圣之象。
在这四个圣数中,“五”又是最特别的,因为数字的天道意义,在《山海经》之外的众多古籍中都有体现,三才、四象、五行、八卦之类。我说五特别,是因为在《山海经》中,这是个关系吉凶的数。
在《山海经》中,用五进行描述的,多是五彩五色之物。比如细分目录里的《南次三经》中描述凤凰为“五采而文”,《西次二经》中说到一种变鸟是“五采文”,《北山经》中说有一种叫鵸余的鸟是“五采而赤文”,《北次三经》中有种叫象蛇的鸟是“五采以文”,《大荒东经》多次提到“五采之鸟”,《大荒西经》说到一种狂鸟是“五采之鸟”……采就是彩、文就是纹,这些鸟都有着“见则天下安宁”等作用。《山海经》中又说到很多五色玉石,比如《西次三经》说到一种瑾瑜之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是鬼神的食物,君子佩戴可以抵御不祥。《中次七经》提到一种叫帝台之棋的石头,“五色而文”,是用来祷告神灵的,吃了可以不受邪气侵害。
这些以五形容的事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祥瑞,而且不是一般的祥瑞,很多都是大吉之物。但凡关系祥瑞,《山海经》往往都会以五形容,又如祭祀神灵须用五谷。这也就是说,《山海经》中的五,有着通向吉祥的神秘力量,五在《山海经》里是至吉之数。
为什么五有着这种力量?答案就在《山海经》自身的描述里。凤凰是“饮食自然,自歌自舞”,鵸余、象蛇是“自为牝牡”也就是雌雄一体,《西次三经》中又有“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之语,这些都指向五这个数字代表着一种自给自足式的圆满。这种圆满又是怎么来的呢?《西次三经》中瑾瑜之玉的来历正是最好的说明,这种玉产自峚山之阴丹水西流所成的稷泽里,后来被黄帝投到钟山之阳,是吸收和合天地间阴阳二气所成的灵物,“五色发作,以和柔刚”的描述,则是对这阴阳和合的再次印证。也就是说,《山海经》中的五乃是阴阳和合的隐喻,五之所以是至吉之数,就是因为代表着阴阳二气的圆满具足。
又为什么是五代表着阴阳和合?这要从《山海经》的另一个圣数“四”说起。经中神人所役使的神兽多是四数,是因为要代表着神人出使四方,四是四方的象征,四方是宇宙的方位,所以四是宇宙之数。五比四则多了一个方位,便是中央,五行对应方位时也是土居中央,也就是五和四最大的不同是有了中央之意。再结合阴阳和合,其象征就是阴阳二气交汇而成中央,从而达成一种平衡、和谐和圆满。这种意象凝练为两个字,就是“中和”。《山海经》的五数至吉的内核,正是中和二字。所以《山海经》中吉神泰逢居住的地方,才是五系山脉的中山区,而且山有五曲。
更深邃的是,《山海经》的另三个圣数,所指向的也都是这一点。经中有众多以“三”为数的生物,多与永生不死相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荒山上的三面神人,“三面之人不死”。三面神人为什么不死呢?因为他是颛顼的儿子,颛顼则是中国神话中的太阳神,太阳代表的是光明和永恒,阳气、阳间等同于生。太阳是一切生命的源头,为万物的中心,日中之时阳气最盛,太阳的升落光照又产生昼夜阴阳,合之还是阴阳中和的象征。中国神话中的三足鸟,就是生于太阳中的神鸟。又为什么是三呢?就像三爻而成八卦,阴阳是二,和合出的“中”正是三,于是超越二元对立而“变则通,通则久”和生生不息,这就是“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三在中国文化中是成数,《史记·律书》言“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三代表着成立和开展,成就成在、开就开在有了个中,才成为自具超越性的圆满本源。老子所以说“三生万物”,《山海经》中一切与不死、创生相关的事物,也皆是三数。
圣数“四”在《山海经》中除了象征四方,也同样象征太阳,因为几乎所有役使四神兽的神人都是太阳神后裔,例外的大禹也是火势力对抗水势力的代表。所有人类的原始崇拜中,太阳也普遍都是类似“+”的象征符号,代表着光明照射四方,而又有了个中心在,暗含的也是中央之意。圣数“九”在《山海经》中用于描述一切极限事物,比如天界有九重、人界有九州、冥界有九层。这好理解,毕竟单数最大就是九,又是其中最大的奇数也就是阳数,本就象征着至大至阳。落在发展演化上就是最终的极致,《说文》中对九的释义是“九,易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尽之意”,也就是九字是从易字变化而来,易是变化,这变化到了屈曲究尽处,稍微延伸正是物极必反、循环往复、周流不息的九九归一义,这就是圆融和圆满。
也就是说,《山海经》的四大圣数所说的都是个“中和”,只是五为总说,三、四、九则分别侧重其中一个核心内涵:三是超越阴阳二元对立的和合,四是具备阴阳和合的中心,九是实现阴阳运化的圆满。概括起来就是:整体观、本体观和变化观。立于本体方能无失,观于整体方能无偏,通于变化方能合应,自然而成的便是中和。人们对中和并不陌生,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完备而透彻的内涵则正在这三点里。更明白点说,便是阴阳统摄而超越局限的眼界,阴阳和合而归于虚一的心性,与时偕行、应物而化的开放之行。眼界要打开,心性要觉醒,行动要顺势,才能得各自的中和进而合体为整体的中和。反之正是人的三大绝症:偏见、浅薄和固执。
三、四、五、九的《山海经》四大圣数,就是吉凶密码之所在。四位密码所成的钥匙,就是中和。顺之则吉、逆之则凶,具之则吉、失之则凶,正之则吉、偏之则凶。“中和”二字,囊括了一切事物的本质、现象和演化,实现了时间上的永恒、空间上的稳定和总体上的圆满,故当之无愧为天道第一法则。
所有这一切,都藏在《山海经》看似荒诞的表象之下。
说到吉凶和阴阳中和,就让我想到《易经》里的一卦。这卦在六十四卦中非常特殊,用一位道家学者的话说,“一卦六爻,三吉三利,六十四卦仅此一卦”,其余六十三卦则都是有吉有凶。而且其余六十三卦也都有物极必反的消息转化之理,比如乾卦第六爻就到了“亢龙有悔”,只有这一卦不会转化,到了第六爻依然“利用行师”。这便是谦卦。
谦卦的这种至吉之性和完美稳定性是怎么来的呢?《易经》辞传的解释落在山在地下的谦卑顺下之象,学者的解读落在与老子“知雄守雌”“虚而不屈”“善下不争”的天道契应,其实仍在表面。当我们细究谦卦的阴阳构成,才能抓住其核心。
谦卦
可以看到,谦卦明显是以阴为主,五阴包裹一阳。而我在《暗法则:易经最被忽视一卦里的宇宙真相》中也说过,阴阳最稳定的结构就是主阴薄阳、多阴撑阳,何况阳还藏在阴内,谦卦不转化的稳定性就是来自这里。但光是此点还不足以说明谦卦的殊胜,因为五阴一阳的卦还有五个,只是阳爻的位置不同,却没有一个是谦卦这样的大吉之象。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谦卦的阳爻处在接近中间的位置,而且居下。什么意思呢?除了包藏之意,一卦六爻,要说中间没法是一爻,只能以两爻算,谦卦的中间两爻则正是一阴一阳而且阳下阴上,不仅依旧合乎主阴法则,而且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于是相交,还有阴阳中和意。也就是说,谦卦的殊胜不仅来自主阴,也来自有着阴阳中和的内核。
这又是中和作为天道第一法则的展现。这样的展现还有很多,太极图的两半是阴阳,阴阳鱼的眼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图中间的那条“S”曲线才是中心,那就是中和。儒释道共同的大根大本也都是个“中字”。儒家《中庸》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道家老子言“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庄子言“(道)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托不得已以养中”。佛家一切法教都包含在空、假、中里,中观学派祖师龙树被中国大乘佛教尊为八宗共祖,所有佛教教派皆以中道为究竟和正道。《尚书》中尧舜禹相授受的被称为中国文化十六字心传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最后就是落在这个“中”字。
所有这些用南宋高道张三丰的一句话概括,就是“夫道,中而已矣”。即使是在《山海经》,这个大本也不曾失去,足见中国文化道统的“一以贯之”。
明道就是明个中和,修道就是修个中和,得道就是得个中和。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中和?要怎样去做?
既然中国文化的大本大源就在中和上,其中的一切就都是开中和之智、修中和之性、成中和之行,无论儒释道、琴棋书画还是山医命相卜,行至深处必与中和相遇,可以各随喜好感应而取用。谦卦告诉我们的则是,参悟谦道是一切的基础和开始。王阳明晚年才道出的“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要对照着谦道才能真正领悟。
明确指出一切都是中和的人,也是王阳明。
《中庸》说未发之中和已发之和,王阳明是怎么说的呢?对于未发之中,“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者也”,“知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而有发而节、感而遂通之妙矣”。对于已发之和,“中、和一体,和上用功”,“内无所偏倚,少间发出,便自无乖戾,本体上如何用功?必就他发处,方着得力”。心学是出世间心性的世间法,王阳明指给我们的,就是超越世间的世间路。
更明白点说:中是良知,和是致良知。
—完—
相关热文:
黄帝内经:生命的四重境界
奇典《化书》:智慧的极致,是逆行天道
黄帝阴符经:最高级的丛林法则
《易经》两大根本法则:高度生存,深度生长
谭无稽转发推荐也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