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六十三回中,唐僧师徒遇到了一个叫“九头虫”的妖怪。原著中,对于九头虫的出场有这样一番描写:戴一顶烂银盔,光欺白雪;贯一副兜鍪甲,亮敌秋霜。上罩着锦征袍,真个是彩云笼玉;腰束着犀纹带,果然象花蟒缠金。手执着月牙铲,霞飞电掣;脚穿着猪皮靴,水利波分。远看时一头一面,近睹处四面皆人。前有眼,后有眼,八方通见;左也口,右也口,九口言论。一声吆喝长空振,似鹤飞鸣贯九宸。乍一看,变成人形的九头虫还真是威风凛凛,仪表堂堂,其实它的本相乃是一只长着九个脑袋的怪鸟,外形十分诡异、凶恶,书中这样写道:毛羽铺锦,一团一身结絮。方圆有丈二规模,长短似鼋鼍样致。两只脚尖利如钩,九个头攒环一处。展开翅极善飞扬,纵大鹏无他力气;发起声远振天涯,比仙鹤还能高唳。眼多闪灼幌金光,气傲不同凡鸟类。猪八戒曾为天庭部门经理,可谓见多识广,见了此妖也不免心惊肉跳:“哥啊!我自为人,也不曾见这等个恶物!是甚血气生此禽兽也?”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也道:“真个罕有!真个罕有!”在碧波潭边,乱石山上,九头虫一共与悟空等人发生了两次战斗。第一次,乃是九头虫的高光时刻,在悟空与八戒的联手下,不但全身而退,而且还力擒八戒,充分证明了此妖具有一流高手的实力。第二场战斗,给九头虫留下了毕生的阴影,遭遇了悟空,八戒和杨戬团队的围殴,铩羽而逃。原著这样写道:那驸马见不停当,在山前打个滚,又现了本象,展开翅,旋绕飞腾。二郎即取金弓,安上银弹,扯满弓,往上就打。那怪急铩翅,掠到边前,要咬二郎;半腰里才伸出一个头来,被那头细犬,撺上去,汪的一口,把头血淋淋的咬将下来。那怪物负痛逃生,径投北海而去。八戒便要赶去,行者止住道:“且莫赶他,正是穷寇勿追,他被细犬咬了头,必定是多死少生。至于最后九头虫的结局是生是死?书中并没有交代。其实“九头虫”妖怪的形象并不是吴承恩老先生臆造出来的,古代神话中早有记载。九头虫也叫九头鸟,又叫鬼车。九头鸟最早的形象,乃是一只身有九头的凤,色赤,像鸭子,人首鸟身。《山海经·南山经》中说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因古汉语中“九”和“鬼”音似,所以也叫作鬼鸟。九头鸟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定型为收人魂气的妖鸟。传说中九头鸟原来是有十个头的,因为此鸟的叫声特别难听,周公旦恶之,命令猎师射杀,然而只射断了一头,就被它逃掉了,那个没有头的脖子不断地滴出血,血落在谁家,谁家就要倒霉,所以古人认为九头鸟是不祥之鸟。敲黑板:九头虫又叫九头鸟,又名鬼车,支出于凤凰一族,有着异常强大的背景。至于有人说“九头虫是唯一一个没有背景,而从悟空手下逃掉的妖怪”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至于凤凰一族的势力有多大,从第七十七回就可以看出:凤凰之子金翅大鹏吃人无数,如来佛祖在降服他时,不但不敢动他分毫,还得把他哄上灵山供着,尊称一声:“娘舅”。细细想来,其实孙悟空和二郎真君都早已看出了九头虫的来历,毕竟一个是火眼金睛,一个拥有天眼;因为惧怕九头虫的身份背景,所以才不约而同放弃了对它的追杀,若是换做其它没有背景的妖怪,早就被打死不知多少次了。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