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太阳和十二个月亮的故事,算是中国神话当中最玄幻的故事之一,然而却是《山海经》重点记载的事情。《山海经》的《大荒经》部分就围绕这22个生物在写。甚至可以说解开这些太阳和月亮之谜,事实上就打开了华夏文明溯源的窗口。
这里说的这些太阳和月亮是生物,这并不是错误,确确实实是生物,因为他们是智能的,他们是有自主思维和行为能力的。就像本系列之前的文章讲的上古时候那些神一样,十个太阳和十二个月亮也是这样制造出来的。论证他们是神以及他们的制造过程并不是本文的主要目的,本文从五方面来介绍十个太阳和十二的月亮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一方面是他们的运行线路。在整个《山海经》,没有比这更完整的讲述了。他们从东到西运行,最东端大概是今天的太行山,之所以说大概是是因为分析起来在这个位置,但是没有确定的资料来证明。而且这里也是帝俊时代中华民族活动的最东部。
最西端是帕米尔高原,这是非常确定的。那里有一个叫吴姬天门的地方,是十个太阳和十二个月亮的终点站。从地图上看,这两点之间相距大约公里,而十个太阳中的每一个太阳需要用15天时间来走完。平均下来,他们每天走多公里。
当然这里所说的走指的是在天上飞行,太阳的飞行方式是乘坐乌。乌字自古以来就是乌鸦的意思。但这里很明显指的是像乌鸦,而不是真正的鸟儿。偏偏现在的飞机也像是鸟,甚至有的飞机就是像乌鸦。这儿不得不让人想到科学的共同思路。
每一个太阳和月亮晚上都会进入特定的山头,第2天从那个山头出发,进入下一个山头。在《山海经》讲得很清楚。东边七座山头,西边七座。东西结合部一座,正好是中华民族先祖们活动的核心地带。
这个核心地带在玉门关东面多公里。从今天的地理来看,应该是河西走廊的酒泉一带。在这东西多公里的范围内,居住着大量的部落。
太阳月亮运行到最西端之后,会回到最终端。但当时的人们并不会看到太阳、月亮从西往东运行,说明他们回去的路上是不发光的。这相当于我们的手机,晚上是要关机的。整个巡回路线介绍几乎无懈可击。
第二方面非常接地气,那就是能量补充的问题。如果说十个太阳和十二个月亮是生物,那他们就是要吃饭的。《山海经》没有讲到过他们吃饭,倒是重点介绍了两个特别的地方。
第一个是东部的温谷。在这里有一棵扶木,直径有多公里。基本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一棵树,在地球上是不会生长那么大的树的。而且在上古的时候,木字不仅仅指树,凡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东西,或者凡是根部在土里的东西都称木。
在扶木上,一直都有一个太阳。但并不是固定的一个,而是后一个到了之后,前一个就离开了。也就是十个太阳轮流在上面。书上并没有讲扶木到底有多高。我们只能分析,每个太阳都会在这里待一晚上,肯定有一个必然的程序。
在太阳月亮运行的路上,正中间有一座名叫方山的山。在山上有一棵柜格之松,那也是太阳月亮晚上要停留的地方。但是《山海经》对这地方描述很简略,没有讲柜格之松到底有多大,尤其是也没有讲为什么要在柜格之松上面。
在整个运行过程之中,太阳要进入两棵树,月亮只进入柜格之松。而太阳和月亮之间的区别很明显,太阳需要发光发热,但是运行的能量来源于乌。月亮运行应该是靠自己,也需要发光,但肯定比太阳光弱多了。而且不用发热。所以总体来说,月亮消耗的能量比太阳要少。
这样一联系起来,就不由得不让人想到,扶木和柜格之松事实上是补充能量的设施。尤其是扶木如此巨大,而且很明显是人工工程,那肯定是太阳运行所必须的设施。太阳运行一个周期需要补充两次能量,月亮只需要补充一次。当然这个猜测比较武断,《山海经》没有任何字眼显示这些和能量有关。
这里还可以继续发挥下去。如果这两处是补充能量的设施,那么能量从哪里来呢?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录》讲到亚特兰蒂斯的时候,说到这一座海上城市的能量获取方法非常特别,是把太阳光变成不可见光,用来供应能量。亚特兰蒂斯和十个太阳十二个月亮基本处在同一时代,而且他们的科技都来自尼比鲁星,所以柜格之松和扶木可能也是用这种方式。
《山海经》没有讲到扶木的高度。依照当时的情况,天空中尘沙飞舞,但高度其实并不高,充其量也就六七公里。只要扶木超过这个高度,就能够直接吸收太阳光。考虑到扶木直径那么大,高度超过7公里是完全可能的。
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可能。还有一种可能是从地心获取能量。地心有炽热的岩浆,是可以提供能量的。
第三方面,是有专门的神来管理太阳月亮的出行。管东方这一段路的,在柜格之松以东,管西方这段路的在柜格之松以西。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出行的时间,以及太阳月亮轮班的秩序。这说明太阳和月亮是具有生物属性的,是智能的。
第四方面也是太阳和月亮的特征。在太行山的南面有一个湖泊,名叫甘渊。这里是太阳洗澡的地方。但洗澡不是他们自己进行,而是由羲和来洗。在临近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有另外一个湖泊,这里是常義给十二个月亮洗澡的地方。
因为当时空中尘沙飞舞,太阳和月亮经过15天时间,公里的运行,身上肯定遍布尘沙。所以每运行一个周期要清洗一次。这样的情节如此贴切,恐怕不是虚构神话故事能够想出来的。
第五个方面,十个太阳和十二个月亮分别是羲和和常羲生的。上古时候的生并不是脱离母体的意思,而是埋在地里的物品成长起来的意思。当然也可以引申为制造,也可以引申为生孩子。在这里很明显是制造的意思。
也就是那时候的十个太阳和十二个月亮实际上是人造的。《山海经》只说到太阳月亮和帝俊的妻子们之间的关系,但并没有说和帝俊本人有没有关系。但因为帝俊是当时唯一的统治者,所以羲和和常羲制造太阳月亮,也肯定是奉了帝俊之命。
综合这5个方面的信息,我们完全可以得出十个太阳和十二个月亮背后的故事:因为常年尘沙满天,造成地面昏暗寒冷,人类无法生存,所以帝俊命令他的两个妻子分别制造十个太阳和十二的月亮,模拟真正的太阳月亮环境,让中华民族的先祖们度过了那个难关。当然具体过程长达千年。
其实《山海经》还讲到另一个关于这些太阳月亮的故事。时间是在地面生态恢复之后。这些人造太阳没有了自己的工作,但也并不安分,他们有一次在今天天山之巅的空中聚集。而在这里有一个神叫女丑,活活被他们晒死了。
这一个故事其实是后羿射日的前半部分。后羿射日是十个太阳的最终归宿。至于十二个月亮的最终归宿,可能跟嫦娥奔月有关。常羲这两个字在上古时候就念作嫦娥。
就像十个太阳和十二个月亮的故事一样,上古时候许许多多的故事,今天的我们已经不理解了,所以把他们归入神话一类,认为是上古时候的人们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情况下编造出来的故事。但看了《山海经》,感觉其实是反过来的,是今天的我们理解不了上古时候的科技,因此认为是虚构的。
本文是《文明百讲》之十三。
#商单小能手征集令#图解山海经正版包邮原文白话文彩图精选¥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