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白泽
上古神话中,白泽的形象是“狮身,头有两角,山羊胡子,浑身雪白”。
后来的传说中,白泽的形象增加了“翅膀”。
清代《渊鉴类函》记载:
东旺山有泽兽者,一名曰白泽,能言语,王者有德,明照幽远则至。
白泽不但知晓天地鬼神之事,对山林水泽的各种精怪更是了如指掌,以至于黄帝都得请教它。
后来黄帝命人把白泽口中的各种精怪都记录成书,制成《白泽精怪图》。
书中所记妖魔鬼怪共有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种,从此黄帝管理世间万物便方便多了。
9、睚眦
古代神话中,睚眦是一种有半龙之身的神兽,它是“龙生九子”中的老二。
龙生九子,囚牛、嘲风、蒲牢等龙子的外形跟龙区别很大,都不能算是半龙之身。
而睚眦是龙跟上古凶兽苍狼所生,狼首龙身,继承了狼凶狠暴烈的性格。
睚眦嗜杀好斗,是龙生九子中最能打的一只。
正因为睚眦这种凶狠好斗的性格,它在古代神话中代表着杀伐和兵戈。
所以在古代很多兵器上都雕刻着睚眦的形象。
8、四不相
四不相,是《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的坐骑,后来送给了姜子牙。
一来对抗商纣阵营的各种凶兽,二来暗中保护姜子牙。
古代神话中,四不相是一种类似于麒麟的神兽。
并不是现实存在类似麋鹿的动物“四不像”。
四不相是麒麟的一种,有半龙之身。
它似龙非龙、似麒非麒、似龟非龟、似凤非凤。
四不相的头像麒麟,却长着两只角,这一点跟龙类似;
四不相的毛发跟凤凰类似,却长着龙一样的鳞片;
四不相的身躯跟龙类似,却躯干偏短,四肢偏长。
7、夔牛
夔牛又名雷兽。《山海经》记载:
“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也有其他古籍,说夔是半蛇半龙形状的异兽。
《述异记》中描写道:夔,神魅也,如龙有一足。
传说夔牛全身上下都是青苍色的,闪闪发光如日月一般。
它的叫声犹如天降雷霆,震耳欲聋。
其双眸更是如同日月,可射穿云霄。
它只要是出现时,百里之内必生狂风暴雨。
封神演义中,通天教主的坐骑就是夔牛。
6、毕方
《山海经》:
“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
毕方的出现,预示着大火。
黄帝在泰山聚集诸侯之时,乘坐着蛟龙牵引的战车,而毕方则站在黄帝的战车旁。
毕方的形象很像丹顶鹤,但是只有一只脚。
毕方是一只火鸟,但又是木之精灵,木生火且旺火。
同时兼具火、木两种属性的毕方成为了上古神话中实力超凡的神鸟。
蚩尤派遣风后、雨师,用大雾和暴风雨困住了黄帝,结果毕方口吐烈焰,救下黄帝。
5、冰夷
《山海经·海内北经》中记载:“冰夷人面,乘两龙。一曰极之渊。”
冰夷神的相貌是人面鱼身,乘着两条龙,巡游在天地之间。
应龙被黄帝封为凡间的龙神之后,冰夷不服气,总想着挑战应龙。
跟应龙碰一碰。
于是冰夷跟应龙展开了一场大战,结果冰夷战败。
冰夷毕竟是久居河中深渊的宅男,挑战应龙实属不自量力。
4、相柳
相柳最大的特点是体型大,口吐毒液。
《山海经》记载如下: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
在上古神话中,大禹虽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但他并不以战斗见长。
大禹治水时,他打不赢淮河水妖无支祁,只好去请应龙来帮忙,应龙一出手就活捉了无支祁。
可见应龙的实力远在大禹之上。
大禹都能斩了相柳,应龙斩相柳更不在话下。
3、九婴
九婴的实力跟相柳在伯仲之间,两者都是上古异兽中的佼佼者。
相柳出现在大禹治水时期,而九婴出现在后羿射日时期。
后羿射日时不仅射下了九个太阳,还诛杀了六只为祸人间的妖兽,其中最强的一只就是九婴。
《山海经》中,九婴也被称作是“水火之怪”,它九个脑袋既能喷水也能喷火,但体型不大。
后羿连射九箭,射中了九婴的九个脑袋,九婴就这样被后羿击杀。
2、烛龙
烛龙并不是盘古身体一部分所化,这是小说杜撰,不属于上古神话。
共工撞断不周山后,天柱倾塌,天地倾斜,凡间有一部分区域完全陷入黑暗中。
此时天帝命一条龙口衔天火,照耀这片太阳照射不到的区域,这条龙就是烛龙。
神话典籍记载如下:
“天不足西北,无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往照天门之中”。
这就是上古神话中“龙衔烛”的传说,也是烛龙名字的由来。
1、应龙
上古神话中,应龙和烛龙谁更强?
估计有不少读者都觉得烛龙更强,有人甚至会说烛龙是祖龙。
其实不然,论战力,应龙比烛龙更强。
《山海经》中,应龙是龙、凤凰之类飞禽的先祖,是跟女娲伏羲同时出现的龙神。
《淮南子》记载了应龙的来历:
“应龙出重渊,矫矫升天行。奋迅弥宇宙,雨施品物形。变幻不可测,乃至阳之精。”
应龙是“至阳之精”,也就代表了太阳,烛龙不过是借了一把天火而已。
应龙在上古神话中战绩赫赫,斩蚩尤诛夸父,灭旱魃擒无支祁,烛龙没有任何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