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浅真身是小熊猫解读山海经九尾狐真面

山海经解读篇

徐晓波(版权作品禁止转载)

近年来,九尾狐角色在影视剧中着实活了一把,近有如《青丘狐传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远有如《封神榜》等。在影视剧中,九尾狐或邪魅如妲己,或精灵如白浅,艺术脸谱不一。

九尾狐最早见于《山海经》,记载其生活于青丘山,原文说: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在文章中,笔者说《山海经》中的九尾狐极有可能是我们现代看到的小熊猫,有些人则认为其是杜撰的神兽。笔者的论据有如下几点:

首先,其状如狐,说它外形像狐,并不等同于它就是狐类的一种。这点很容易混淆,长得像狐的动物有很多的,比如咱们说的小熊猫,外形就非常像狐。

如狐而九尾。这里的“九尾”可以有两种解读:一种是九条尾巴,一种是九节尾巴。我们很多人先入为主,认为它是九条尾巴,那自然看起来就很玄乎,但如果说的是尾巴有九节呢,是不是就正常多了?

再来看小熊猫,尾巴确有9节红暗相间的条纹,并且小熊猫至今还有“九节狼”的称呼,其称呼来源就是他的尾巴纹路。另一说小熊猫尾巴有12节,这货尾巴真的很难数。不管是九节还是12节,大家也别忘了,在古时“九”是极数,代表最大,多数时是一种“虚词”,把12节记录成九节也比较常见。

再来看,其音如婴儿,说“九尾狐”叫起来如同婴儿发出的声音。笔者没有听过小熊猫叫,不敢妄下结论,但是小熊猫的表亲大熊猫的叫声是听过的,特别是刚生出来时,叫声真的像是婴儿啼哭一般。

“九尾狐”能食人。这个没啥好说的了,小熊猫本身和大熊猫一样,都属于肉食动物,不过这俩货现在都改食竹子了。

“九尾狐”肉能吃,食者不蛊,它的肉能使人抵挡毒热恶气等的侵袭。这点真心没法考究,但是我们从小熊猫的栖息环境来看,他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的四川、云南、西藏以及近邻的尼泊尔、不丹、缅甸、印度等国。

这些地区都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雨林气候,山林密布,湿气很重,也是瘴气、热气等最集中的地区,在古代只怕会更甚。那是否可以解读为小熊猫因生长于毒热恶气密布地区,自身有了抵抗免疫力,它的肉也就能食者不蛊了呢?

另外,“九尾狐”生活的青丘山位于何处?它见于《山海经南山经》中,而南山经普遍认为是我国南方地区,就算往大了说,南山经可能是亚欧大陆的南半部分,这与小熊猫的分布地区也高度重合。

由此,笔者认为“九尾狐”十有八九说的就是现存的小熊猫。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和小熊猫非常像的物种,如今已经灭绝,而不可能是“有九条尾巴的狐狸”这样的异兽。如此说来,你们喜爱的白浅真身可能是小熊猫哦,想想挺萌的不是吗?

这也印证笔者坚持的观点,《山海经》绝非仅仅是一部神话传说,而是先秦时期一部介绍地理地貌、动植物种、民俗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中有关异兽的记载,也一定是当时的人所见所闻的东西,并非空穴来风。而导致记录出现偏差的原因,之前也说过,一是先秦时期语言词库的匮乏,二是字词用语的意思与今天发生巨大的变化,所谓神兽或许只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欢迎大家指正,共同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