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内容难辨真假,很多人认为它是一本神话书籍,但书中的神兽、地理和现实世界有很多相似,今天就让我们从《山海经》记载的动物来分析下这些记载的真假。
如果你精通动物学就会发现自然界有许多动物与《山海经》的神兽描述一般无二,仿佛就是从书中走出的一般。
《山海经》记载:“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名飞鼠”,外形像兔子,长了一个老鼠的头靠背部飞行,叫飞鼠。假如你精通动物学就会发现,亚洲东南部有一种叫鼯鼠的小动物,他们是松鼠的一种,但背后长有两片肉膜,她们可以依靠肉膜在树间来回滑翔。这个记载的飞鼠,会不会就是鼯鼠?
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山海经》中的文鳐鱼是一种长着翅膀的鱼,青色的纹路覆盖身体,白头红嘴喜欢在夜里的海上飞行。假如你在4-5月份在中国南海海上,可能就会发现文鳐鱼可能真的存在。
在南海有一种很奇怪的鱼它的鱼鳍特别大,像鸟的翅膀一样有力,可以让它们在海面滑翔一分钟左右,最远能滑翔米左右。
兽多橐驼,善行流沙中,日三百里,负千斤。这个就不用说了,一看就知道是骆驼,在我们已知的动物里没有比骆驼更符合这个描述。
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这段记载中是说有一种叫狌狌的动物它长得像猴子,长了白色的耳朵,可以爬着走也可以直立行走。大家看看我国滇金丝猴是不是十分符合这个描写?
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这段记载初看十分诡异,哪里有一个头十个身体的鱼呀?但仔细思考下古人说的“身”一定是身体吗,难道没有可能是脚或者触须吗?
乌贼亦称墨鱼,它有十条腕,并且生活在水中,古人没有严格的物种划分,把他称之为鱼也不过分吧?
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美国南部有一种动物因为与山海经的这段十分相似,所以被命名为犰狳,这种动物不但外形神似,行为也相同,遇见危险就会团成一团,可能就是文中说的“见人则眠”吧!
还有许多的动物都能与《山海经》的神兽一一对应,那么有没有可能在那个远古的时代,这些动物的名字与今天不同,我们以为的神兽只是因为表达方式不同而产生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