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经》中提到了南方之神祝融为“人面兽身”,但却没有说明他到底是采用了什么兽的身体,巧的是在《楚帛书》中祝融却看起来像是一只猿猴,这是什么原因?(一)山海经祝融在《山海经》中出现的四神,除了西方蓐收长什么样子没说之外,南方、北方和东方神采用的都是“兽身人面”的形态。其中蓐收和句芒,明确说明是“鸟”身人面,但祝融采用的具体是什么“兽”身?在此却并未言明。《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海外西经》:“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海外北经》“北方禺疆,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海外东经》“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祝融,除了作为方位神理解外,也可以当作时间神理解,即所谓夏季神。将方位与时间联系在一起的是古人对于太阳的认知:夏季是一年四季中,太阳生命力最为强烈的时候,而把时间平面上最炎热的季节,同空间平面上最炎热的地区做等价认同,就构成了神话系统中“夏—南”这种二元模式。此外,古人还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将太阳的光芒想象成剧烈燃烧的火,于是“朱”和“赤”这类颜色也与季节和空间相结合。所以,在《淮南子·天文训》中就这样:“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二)楚帛书祝融而在楚帛书中,也存在时间之神即“且司夏”的神明,学者认为其表现的正是祝融。但是这个祝融的样子却和《山海经》描述的不尽相同。李学勤先生描述为:“形如雄性猿猴,有尾,面有红色边缘,露白。两臂似着长袖”。而杨宽先生的描述找那个还注意到了它“无左右下臂和手”。那么,这种身似猿猴的祝融,会不会正是对于《山海经》中祝融“兽身人面”的形象化补充?但是,为何在楚人眼中,作为祖先的祝融会是这幅模样?祝融之所以能够成为楚人的祖先,与其伟大功绩密不可分。一方面,祝融为火正,掌握着观象授时的重要职责。正如《国语·郑语》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故命之曰祝融”所谓火正,就是专门观测大火星出现的时辰和方位,进而用以判断春分日期来安排人们劳动生产的官职。这对于靠天吃饭的原始农业生活来说,至关重要。此外,祝融还是一名专职的大巫,作为沟通天人的存在。在少昊之时,家家可以祭祀,人人可做巫史,因此人神不分,相互杂糅,造成了信仰上的混乱。因此颛顼帝便“绝地天通”,让祝融专职祭祀之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也正因为如此,作为巫文化极为发达的楚国,能够掌握祭祀大权的祝融便为楚人所崇拜。实际上,祝融是一个称号,之后的吴回也做过火正,称为“祝融”。《史记·楚世家》:“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而根据文献来看,楚人将楚国的王室就追溯到了吴回这里,巧的是吴回在《山海经》中的样子是“有人名为吴回,奇左,是无右臂《大荒西经》”,这和楚帛书中所表现的猿猴“无左右下臂和手”极其类似。“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所以,如果这么看的话,楚帛书中的类似于猿猴模样的祝融,可能描述的正是楚人先祖吴回的模样。而这也解答了《山海经》中祝融“兽身人面”中兽身的具体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