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中国最为神秘的一本书。据传《山海经》之前只有《山海图》,没有《山海经》,后大禹将《山海图》铭刻于九鼎,大臣伯益据《山海图》著成《山海经》。《山海图》最初的记录是通过图画的形式刻在玉版上的。在中国古籍中,黄帝、尧帝、大禹都有发现史前玉版的记载。据《初学记》、《御览》、《帝王世纪》等书记载:“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天大雾三日。帝游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色,鱼流,始得图书。”这是黄帝时发现史前图书的记载。可惜的是后来九鼎和《山海图》均失传,留给后人的只有那神秘的《山海经》。后人释读的很多,但一直没有人能完全明了。即使博学如司马迁,他对《山海经》也是抱怀疑态度的。据《史记》载:“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但也有一种看法认为,《山海经》不但不是神话,而且是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之根!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人类的根本问题。长期以来,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关于历史周期之说,即认为历史并非是线性的,而是周期性的产生和毁灭,时间并非线性的而是循环的。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历史是螺旋式前进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气候的变迁是有周期性的,地球磁极的转换也是有周期性的,天体运行也是有周期性的。周期性可以说是客观规律之一,大自然的周期性将有可能造成历史相应的周期性。《山海经》中描绘的山川河流和奇珍异兽,有可能是我们不知晓的已经被历史长河所埋没的史前文明,那时的地质板块也与现在不同,所描述的地理范围也将不限定于传统中国的版图之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