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提起来大家都不陌生,但这本书为何被那么多人追捧,甚至被称为上古奇书,估计并不是很多人了解。正如“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眼中看到的山海经都是不一样的。有人在里面看到了美食,有人看到了地理,有人看到了药物,有人看到了神话,而我,看到了妖怪。说到山海经里的的妖怪,就不得不提它对后世一些妖怪的影响,影响之深远~远~远超过于我们的想象,我们平日所思所想脑海里的妖怪形象基本都可以在山海经里找到它的雏形。不单单对我们自己国家有影响,对我们的邻国日本也如是。因为唐朝时日本与我国邦交,所以《山海经》也由此引进了日本。曾经出现在《山海经》里的妖怪们,东行日本后又陆续有了自己的故事。山海经说到妖怪文化,在中国,绕不过《山海经》《搜神记》和《聊斋志异》。而在日本,妖怪文化存在的形式更加的多样化。鸟山石燕的百鬼夜行图,小泉八云的志怪小说,“妖怪博士”水木茂的《妖怪大全》还有大量有关的动漫影视等。形式各样,大行其道,各放异彩。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它都是有母体的。日本是一个妖怪文化大国,号称八百万神之国,众多的妖怪们也不是凭空生长在日本的土地上的。如果让日本的妖怪们排排队的话。70%的妖怪们都会举着中国的牌子站在一边。20%的举着印度的牌子站在一列。剩下的10%还敢称自己为真正的本地神~众所周知,日本就是这样一个民族,他们善于极致的模仿,然后把这些极致模仿到的东西变成属于自己的一种文化。也许可以说,是因为日本的土地和空气很“宜居”,让这些来自外地的妖怪们能自由而野蛮的生长,结合和繁衍,直到形成丰富多彩的不同面貌。但好在本质是不会变的。今天就让我们来说说日本有哪些妖怪是来自中国的吧!据说,鸟山石燕的《百鬼夜行图》就可以看作是日本版的《山海经》。哦,那这话题有点大了,让我们缩小一点说吧。那让我们来说说日本有那些妖怪的原型是来自于我们本期共读书目《山海经》的吧!什么?这~好像范围也不小啊。随随便便就能列举一大堆啊,毕竟,《山海经》作为妖怪的始祖摘录书目,被称为上古奇书是有原因的。日本最著名的妖怪之一,九尾狐,就是来自于我们的山海经。还有日本的“人鱼”,“犬神”,不胜枚举。那,就说说宫崎骏动画《千与千寻》里的哪些妖怪是来源于《山海经》的吧。《千与千寻》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是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问鼎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之作,也是日本妖怪动画的经典之作。电影主要讲述了少女荻野千寻与父母在搬家的途中,无意中闯入了一个奇异的小镇,由于贪吃她的父母变成了猪。为了拯救自己的父母,千寻进入了汤婆婆的“汤屋”打工,而在打工期间遇到了各种各样妖怪,获得了很多的帮助,发生了众多趣事。千寻拯救自己父母的过程同时也是她成长的过程,如果没有看过的话,我推荐大家一定要去补课!里面出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妖怪,有好的,坏的,贪婪的,清醒的。正是这些传统妖怪文化赋予了《千与千寻》独特的魅力。而这些妖怪们是如何嫁接,又是如何在原型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独特的魅力的呢?且让我们来看看吧。一,爱吃烤蝾螈的小玲还记得,在锅炉爷爷那里被谁发现了千寻吗?没错,那就是小玲啦!小玲肤白,大眼,貌美,爱吃烤蝾螈,怎么看都是人类的模样,但是她开口的第一句却是,“有人类在啊!”明明自己长着人类的模样,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那就是说,小玲,其实并不是人类。如果小玲不是人类,那小玲应该是什么?私认为,小玲其实是一只白狐。有认同的吗?认同的就默默的听下去吧!她本来应该是大眼睛大嘴巴,身材粗壮,个子矮小这种不讨喜的样子,据说后来被作画导演安藤雅司改成电影里很有女人味的样子。不管怎样,虽然一开始是因为锅炉爷爷的炭烧蝾螈才勉强向千寻伸出援手,但她后来给千寻提供了很多实实在在的鼓励和帮助,成了千寻在汤屋最好的朋友,是一个犹如姐姐一样的存在,而且她还很有梦:“我总有一天要去那个城镇,我一定要离开这里。”而在《山海经》的南山经里,对九尾狐是这样描写的,“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中国古代,对九尾狐的描述也多为貌美女子,具有一定的蛊惑性。所以,我认为,貌美又爱吃考蝾螈的小玲,是狐妖。二,拥有善恶两面的“鸦天狗婆婆”汤婆婆是“汤屋”的主人,也是群妖的主帅,身体巨大,长着一个硕大的鼻子,必要时可以化作黑鸟巡视汤屋的所有工作。这些特点,都与日本神话传说中的红脸庞,“鸦天狗”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日本传说中的鸦天狗危险系数和级别都特别高,体格巨大,着僧服木屐,背双翼,腰部悬着武士刀,手持羽扇,宝锤等,喜欢在深夜的密林中飞翔。而日本的天狗最早的原型又可以溯源到《山海经》里的西山经。“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欲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蕃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猫猫,可以御凶。”山海经里天狗的画像是这样的。日本鸦天狗的图像是这样的。然而,日本的神话里的天狗却并非全是恶的代表,也有不少关于善的传说。所以汤婆婆还有一个孪生的姐姐钱婆婆,是一个非常善良仁次的人,拥有相同样貌的人,却拥有如此不一的善恶的两面。就好像说一个人,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一样。三,人人都是无脸男无脸男,大概是《千与千寻》里面最受欢迎的一个妖怪了吧?因为,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射出我们自身的孤独,寂寞,贪婪和恐惧。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些温暖,爱情,友情,有时不惜做错事,走错路。以为付出金钱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最后发现,原来人世间的真情不是用金钱交换到的,金钱能买到的,只是欲望而已。有人说,无脸男的原型是日本的一个名叫“无脸坊”的妖怪。这种妖怪是没有脸的,有各种各样的的传说,这里篇幅有限,不做过多的阐述。但可以追溯到其最最原始的原型应该是《山海经》里的一种叫帝江的神兽。“有兽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有人说,无脸男其实没有特定的妖怪原型,他就是代表着人类最原始的各种负面欲望的综合体。只是在最后,宫崎骏给了他一个救赎之路,为他找到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这也许是警示着我们现代人,有负面有欲望都不是最可怕的事,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放下,懂得安放我们无处安放的欲望吧!不管怎么说,无脸男的塑造是成功的。人性都是共通的,其实文化也是。《山海经》作为一个基础,从中繁衍变化的东西实在太多,多到不胜枚举。当然,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动画也好,山海经也罢,都会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和乐趣,所以才值得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去重复去品味。《千与千寻》里妖怪众多,有兴趣的童鞋们可以试试找一个喜欢的角色去研究研究哦!比如,有爱的锅炉爷爷究竟是个神马妖怪呢?我们白白胖胖,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暗暗保护千寻的萝卜神又是什么萝卜?白萝卜?胡萝卜?还是青萝卜?汤婆婆身边那三个跳来跳去的人头都大有来头~还有,可别忘记我们帅气的男主啊~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吧?知道了这部动画神作的诸多原型是来自于《山海经》,不禁对我们老祖宗又多了一份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但是,这骄傲下面不免也有些许的忧心忡忡。知乎里有个高赞的问题:为什么日本70%的妖怪祖籍都是中国,中国妖怪却没有日本妖怪和现代关系那么近?这是一个值得大家去思考的好问题。中国的妖怪文化,离我们现代生活是越来越远了。变成只可远观而不可生活化了。我们知道的狐妖,知道的姑获鸟都从日本来,让我们的下一代误以为这都是舶来品,但这不是的,这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自己的文化。经过多重的演变和包装,把我们迷惑了。如果说我们都有“做不出漂亮的衣服,那我们就不做好了”的心态的话,就比较糟糕了,衣服重要吗?毫无疑问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身体,也就是内核,我们要有文化的内核。像日本“妖怪博士”水木茂沿袭并拓展了鸟山石燕《百鬼夜行》的妖怪体系,并认为:并不在于传递恐怖,而在于表达“万物皆有灵”这样一个概念。可能我们也要想想,这么好的《山海经》,这么好的文化,不去传承和创新,而真的要是拱手相让,弃之不用了,该是多么的可惜啊!到时候,就只能悲愤的高歌一首,啊!多么痛的领悟~然,知耻近乎勇。大家觉得,在如今的21世纪,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去开发《山海经》里面的文化IP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