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待业高中毕业生瞎编了段俄罗斯历史,专

信息筛选,已经成为一项必备技能。

正解局出品

前段时间,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百科知识网站“维基百科”曝出一个巨大的造假丑闻。

而造假人竟然是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中国女生。

她网名叫“折毛”,在中文维基百科中胡编乱造了个词条,修改达多次,“创作”了上百万字的古代罗斯史。

而最为有名的是,她胡编乱造的“卡申银矿”。

更让人无语的是,她“闭门造史”近十年,使得中文维基百科中关于古罗斯的历史居然比英文版,甚至俄文版还要详尽,被众多研究古罗斯史的学者、研究者直接引用……

“折毛”到底有什么神通?

无数专家又怎么就“踩雷”了呢?

故事得从另一位中国网友的意外发现说起。

有网友在查资料时,发现了“折毛”写的“卡申银矿”词条。

词条显示,卡申银矿建于年,是特维尔大公国的重要资金来源,也是与莫斯科公国长期抗衡的资本。

维基百科原本对“卡申银矿”的解释

维基百科中的这个词条记录得相当详细:从矿脉的地质到开采和提炼,到具体的从业人员,再结合相关历史背景,还有洋洋洒洒的数条俄语参考文献链接,怎么看都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百科条目。

可问题是,规模如此庞大的银矿,居然在相关史料中都找不到印证。

有网友请俄罗斯的朋友帮忙查阅图书馆资料,同时又再次对其他涉及古罗斯史的词条进行检索。

这一查不要紧,一查吓了一跳。

别说“卡申银矿”纯属虚构,其他多个相关词条也全部是子虚乌有的内容,而那些俄文的参考文献资料更是假到没边。

“折毛”虚构的古罗斯王朝及军队家族史

最终,人们才发觉整件事的始作俑者“折毛”居然是一位大学都没读过的中国女生。

这里先解释下,古罗斯和现在的俄罗斯可不是一回事。

简单点说,古罗斯人算是现在俄罗斯、白俄罗斯以及乌克兰人的祖先。

8-9世纪斯拉夫人分布图

古罗斯主要是东斯拉夫人的国家,创建于9世纪中叶,这里的人生活在东欧平原,也就是今天俄罗斯和波兰的边界那一片。

随着人口增多,东斯拉夫人一部分向东迁移,成为今天俄罗斯人的祖先;另一部分则向西走,也就是白俄罗斯人的祖先;还有一部分去往土地更为肥沃的南部,最后成为乌克兰人的祖先。

历史上说的古罗斯,一般指的是中世纪之前的罗斯留里克王朝,统治了古代俄国近七百余年。

只是国土面积太大,加上蒙古人入侵,古罗斯逐渐分裂成若干国家。

前文提到的莫斯科公国以及特维尔公国,都是这个时期出现的国家,属莫斯科公国实力最强。

有人会问了,维基百科收录内容不是很严谨么?编辑任何一个词条都需有相关引用文献作为证明,怎么如此轻松就被一个啥也不是的业余历史爱好者给篡改了历史呢?

确实,为了审核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维基百科是有专门的巡查员对网民上传资料进行复核的。

可谁能想到,就是因为这位“折毛”同学作假手段严谨到匪夷所思的地步,甚至获得了维基百科的“巡查豁免”。

更夸张的是,由于她辛苦编撰了数百万字的“古罗斯史”,有读者为了感谢她而赠送星章,其中还不乏专门研究相关历史的研究者。

因为“折毛”对“古罗斯史”的贡献,赢得了多位用户赠送的星章

据说,这位“折毛”同学是因为一场游戏,兴之所至虚构了一条古罗斯史。

后来她发现这一条不仅没人发现,还有人将其进行了引用,便一发不可收拾。

虽然“折毛”在道歉信里没有提到自己篡改历史的动机,不过很多网友猜测她之前可能在玩一种“文字游戏”。

所谓“文字游戏”是指一种以真实历史为背景,以文字为载体的游戏,属于模拟游戏(SimulationGame)战棋类型。

相比于传统打打杀杀的网络游戏,这种游戏的特点在于玩家通过扮演世界历史上的不同势力,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剧情推演和对抗,玩法类似网络策略游戏。

国内文字游戏中以“三国”背景居多

文字游戏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角色扮演类游戏,一种是策略型的游戏。

角色扮演一般是以个体为游戏主体,而策略类则以集体为主体,有很强的代入感。

而那位“折毛”应该是相对弱势的特维尔公国一方,对手自然就是强大的莫斯科公国。

网友猜测“折毛”的动机原本只是为了游戏取得优势

为了增强己方的实力,她便凭空杜撰了“卡申银矿”这个类似游戏“金手指”(外挂)的内容,可以让游戏朝自己有利的一面发展。

这样也就解释得通,她为何凭空杜撰了如此多的假古罗斯史。

只是她为此付出的“努力”实在令人难以想象,凭一己之力生生打造出一个“折毛版古罗斯宇宙”。

维基百科原本对“特维尔公国与莫斯科公国战争”的解释

比如这个“卡申银矿”词条,按照她编辑的内容,特维尔公国与莫斯科公国为争夺这个银矿整整打了年,由此又牵连出上百个与战争有关的人物登场、谢场。

这些人物有的是真实存在的,有的则完全不存在,可她依然给这些人物创造了维基词条,甚至背后的势力和家族都一一列举了出来。

最夸张的是一段有关古罗斯人和鞑靼人的战争介绍,历史背景是真实的,但许多细节完全是她虚构的。

这其中,也有令人“出戏”的描述。

比如说鞑靼人和敌军是“非必要不接触”,这直接暴露了她的“古罗斯宇宙”同样深受疫情影响。

“折毛”编造的鞑靼人起义中参战方的编制

甚至在真实的莫斯科-喀山战役中,“折毛”还贴心地给出“莫斯科派出了00名长柄枪手、10名弓弩手,名博雅尔重装骑兵和18门青铜大炮”的表述。

如此详细的军力配制,恐怕连俄罗斯史专家都未必清楚。

她笔下的战争场面栩栩如生,再配上亲自绘制的战争局势图,一切宛如真实历史再现。

“折毛”绘制的战争局势图

描述这段历史,“折毛”写了近10万字,引用了多条参考文献,差不多是一个博士毕业论文的字数要求了。

可以说,在历史作假这块,她极其专业。

现在,维基百科中文版内,有关“鞑靼人起义”的内容已经被删除得一干二净

在她的“春秋笔法”下,蒙古大军攻打居庸关金军守卫的将士,还被调到了寒冷的西伯利亚高原,成为远征基辅罗斯的主要军队。

有意思的是,“折毛”编撰的词条所引用的俄语文献许多是真实的论文,但和她的词条则是风马牛不相及。

参考文献细致到是引用某本书多少到多少页,资料里还有大量历史纪录片和图片。

可没人注意到那本引用自多页资料的书,其实只有页。

还有更多编撰的词条用的俄语文献倒也是真实的论文,但内容和她的词条则是“风马牛不相及”。

真是妙啊,记得《鹿鼎记》里韦小宝说:说话得九句真,一句假,方可令人深信不疑。

由于有九句是真话,因此大家对她有一个基本信任,否则,要都是讲假话,那就没人信了。

那么,这个艺高人胆大的“折毛”究竟是谁?真就是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业余历史爱好者么?

在维基百科的介绍中,“折毛”自称家族是满族后裔,父亲是驻俄外交官,娶了个俄罗斯姑娘,她自己不仅是混血,还是俄罗斯史博士。

可在她的道歉信里,她说自己不仅不懂俄语,连英语也不懂。

所有外文资料都是靠机器翻译而来。

她就是个待业在家的高中毕业生,目前还即将临盆,经济压力巨大,会永远退出维基圈。

这些解释也不知真假,估计是她怕那些被骗惨的研究者秋后算账,找她赔偿吧。

维基百科中,折毛已被封号

年6月17日,折毛被维基百科永久封禁,她编写的词条全部被删除。

实在可惜啊,如此勤奋又脑洞大开的作者要真的“金盆洗手”,中国奇幻文学界就要少个人才了。

按照她的能力,如果能放在正途上,不知有多少家游戏公司、网文平台会抢着要。

眼下,“卡申银矿”这个词已放入了“维基百科恶作剧列表”,成了谎言的代名词。

事实上,这件事暴露了两个问题。

一方面,是维基百科并没有标榜得那么可信。

一直以来,维基百科始终标榜自己是“客观、真实”地呈现历史。

但事实上,维基百科“翻车”的事情可不少。

就拿“维基百科恶作剧列表”来说,曾有个著名的纳粹集中营屠杀的虚构故事。

维基百科上有个词条显示,某个纳粹集中营屠杀了两万多个波兰人,甚至有人为此在波兰建了相关受害者的纪念碑。

可惜,这个集中营并不存在,是有人故意杜撰的。

这并不是否认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历史,而是这种虚假信息其实严重伤害了那些真正被纳粹伤害过的人们的情感。

由于审核不够严谨,加上人们盲目地迷信维基百科,此类恶作剧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假作真时,真亦假!

维基百科作为一个开放的可以让所有人共同编辑的信息平台,如果任由这些别有用心的人篡改甚至虚构历史,无疑是对历史的亵渎,更是对真正历史研究者的巨大讽刺。

假新闻加假照片已经让现在的人们几乎难以分辨信息的真假。

我们再看下下面五张照片,其中有3D建模和PS的图片,只有一张才是真实照片。

你能辨别出是哪张么?

答案是前四张都是假的,只有最后这本书是真的,也就是著名的《韦莱斯之书》。

没想到吧?

这些假照片出自欧洲马其顿北部的一个省级城镇韦莱斯市。

这里原本是座工业城市,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经济不景气,大量人失业。

不知道什么时候,当地有人发现了一个“致富妙招”:他们建了若干个新闻网站,然后编造假新闻,再将惊悚标题发布到全球社交媒体上,通过好奇者的点击赚广告费。

韦莱斯市有很多人通过制造假新闻来骗取点击,从而获得丰厚的广告费

按照美国“BuzzFeed”网站报道,韦莱斯市的造假高手每天最高能狂赚0美元(约00元人民币)。

甚至很长时间里,当地炮制的假新闻还被许多欧美媒体当作真实消息,不假思索就对外发布。

最后,此事被挪威摄影师乔纳斯·本迪克森,通过自己编造的《韦莱斯之书》揭露出来。

揭露韦莱斯市造假的挪威记者乔纳斯·本迪克森

而他这本由以上诸多假图编成的《韦莱斯之书》,竟然还骗倒了世界摄影大赛“荷赛”的审核人员,捧回一座“荷赛奖”。

若不是他后来主动站出来揭露此事,很多专业人士至今都被蒙在鼓里。

《韦莱斯之书》获得荷赛奖欧洲大区的“开放形式奖项”

此事的另一方面,更暴露出现在的历史研究者治学不严谨。

在做相关研究时,他们并没有真正查阅领域内的著作和论文,而是直接去维基百科查询需要的资料。

就算如此轻巧获取了信息,很多人也不愿再花点时间和精力去复核下,该历史来源和出处是否客观、真实,完全是人云亦云。

回到“卡申银矿”这件事,说作者是诈骗或许有些不妥,她客观上并没有借此牟利。

只是如此荒唐的事情居然持续了近十年都没有人发现,再次暴露出信息时代的人们面对铺天盖地的消息,还是不仅得学会擦亮眼睛,还要舍得花工夫进行辨识。

毕竟,虽然有人说“历史是被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但真实的历史永远不容篡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