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的粉丝们都十分热衷于从现实中找实物,与书中描述的奇异生物相对应。并且,不少人都言之凿凿地宣布,《山海经》中的某某上古神兽的“原型”被找到了。
其中,有这么一只在《山海经》中记录的上古神兽,现今被找到的“原型”竟至少有3种之多,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生物呢?
在《山海经南山经》所记录的第四座山——杻阳山中,描述了这样一种异兽:
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是的,这里所说的异兽名字就叫做鹿蜀,它的外形有点像马,但它的头脸是白色的。同时,这个鹿蜀身上的长着像老虎一样的花纹,尾巴是红色的,叫声有点像人在唱歌。人们如果穿戴了这种鹿蜀的皮毛,就可以多子多孙。
从《山海经》中对鹿蜀外貌的描述来看,这种生物倒并没有特别奇怪之处,与现在不少动物都有类似的地方。或许,鹿蜀真的曾在远古的地球上存在过也有可能,只不过在数千年前就已经绝种了。
现在不少人都声称在世界上某些地方发现了《山海经》中鹿蜀的“原型”。
首先,大部分人看到鹿蜀“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的描述,脑海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形象就是“斑马”。的确,这个形象和白马十分吻合,但斑马的尾巴不是红色的,这就证明鹿蜀必定不是斑马。
然后,有人找到了一种现在已经灭绝了的生物——斑驴,这也是一种生活在非洲马,跟斑马很像,甚至可以说是它身体前半部分是斑马,后半部分就是纯粹的马。这种斑驴因其美丽的外皮和鲜美的肉质,而惨遭人类滥杀,最终灭绝了。
斑驴最后,更有人搬出了与鹿蜀更为吻合的另一个物种——霍加狓。这是一种直至21世纪才被科学家们证实存在的动物,也是生活在非洲。霍加狓是长颈鹿的近亲,所以和鹿的外形更加接近,不仅有角,而且它的四条腿上有类似斑马的条纹。因此,不少《山海经》的爱好者都沸腾了,认为这就是鹿蜀的真正原型。
但我个人认为,上述几种生物,虽然跟《山海经》中鹿蜀的描述都有相似之处,但应该都不是鹿蜀的“本尊”。
霍加狓首先,鹿蜀是“鹿”不是“马”,中国古代就有“指鹿为马”的成语,指那些故意颠倒是非的行为。可见,古人对鹿和马是严格区分的,不可能混为一谈,所以将斑马或是斑马的近亲斑驴当成是鹿蜀,必定是不合适的。
其次,霍加狓虽然具有鹿的外形,也具有鹿蜀“白首、虎文、赤尾”的特点,但除了四条腿以外,霍加狓身体大部分颜色都是棕色,并且与尾巴颜色一致。如果霍加狓真的是鹿蜀的原型,那《山海经》中就不会特别写“赤尾”了,既然《山海经》专门描写了鹿蜀“赤尾”的特点,可以说明鹿蜀的尾巴明显和身体颜色不一致。
在我心目中,鹿蜀应该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小编心中的鹿蜀形象综上所述,我认为鹿蜀应该与世界上现存已知的物种都不相同,还是一种神秘的存在。但既然《山海经》记录了这个物种,为何现在却消失不见了呢?
《山海经》中描述鹿蜀中有一个神奇功能,就是“佩之宜子孙”,这一条就足以让鹿蜀成为人类疯狂捕杀的对象。
自远古时代开始,鹿就已经是中国人心中“祥瑞”的一种象征。中国许多古籍中,都对鹿有详尽的描述,如《诗经·国风·召南·野有死麕》中是这样描写的: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麕(音同:军)也是一种鹿,这首诗歌颂了男女之间的爱情,诗中的男主人公射杀了鹿,将它的皮毛献给女主人公,以示爱意。
可见,在古代,鹿是男女之间甜美爱情的象征。
另外,在中国古代还有“逐鹿中原”的成语,这不仅显示出“鹿”是猎人最常捕杀的对象,更是说明“鹿”在中国古代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同时,鹿的皮毛、脏器等都会被制成配饰、香料供人类使用和赏玩,而作为能让人“子孙满堂”的鹿蜀,必定也是人类大肆猎捕的对象之一了。
是否就是因为《山海经》中记录的这个吉祥用途,而使得鹿蜀最终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