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主旋律题材作品“直抵人心”,且是直抵年轻观众的心。这些作品在宏大叙事中凸显着小人物带来的家国情怀,对个体命运的殷切关怀中,观众得以看到曾经课本上的历史名人不再扁平,他们有着更立体的个人成长,历史名场面不再单薄,背后有着更丰富的意象描述,通过他们,年轻观众看到了同龄人对理想的挣扎与坚守。
场面①:电视剧《觉醒年代》
——毛泽东出场
毛泽东逆雨而行出场的这段拍摄手法引发热议。图来自电视剧《觉醒年代》截图
瓢泼大雨的街上,满街穷苦的小商小贩冒雨叫卖,人贩子公然卖着孩子,流浪汉衣衫褴褛地乞讨,军阀骑着马冲击百姓……而唯有毛泽东,抱着刚出版的《新青年》,逆街行走。按常规的拍摄方式,这个场景通常只需拍一两个小时。但剧组却调集了近六百人,布置了一条一百七十米长的街道和大量摊点,六台洒水车同时“下雨”,拍了足足一天,每一位群众演员的化妆、服装都经过了细致而严格的把关。
☆燃点:
这一组蒙太奇画面用了近十种意象,而逆雨而行抱着《新青年》的毛泽东,则代表着人民和国家的希望,破开这一沟死水。这种表达在主旋律题材中 力量,也代表着《觉醒年代》整体的诗歌式书写方式。
场面②:电视剧《觉醒年代》
——鲁迅完成《狂人日记》
鲁迅创作场景。图来自电视剧《觉醒年代》截图
当周树人看到一些身边朋友受孔教三纲毒害的遭遇后,是夜,激愤地在稿纸上书写,完成《狂人日记》。 场“提笔凝思”的戏份在剧本中只有0.1页,所有台词都由旁白完成,但鲁迅内心的悲愤、失望、抗争,只能通过眼神与肢体语言来表达。拍摄时,导演张永新特意找来了鲁迅先生的照片,让演员曹磊挺腰的弧度、笔尖距离宣纸的高度,都力争 复原。鲁迅院子里的“枣树”源于散文诗《秋夜》,张永新坚持从山东买了两株枣树送往横店,栽种在剧中鲁迅的院子里。
☆亮点
导演看似用平描的方式刻画了鲁迅完成《狂人日记》的全过程,但其中加入了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例如,鲁迅趴在地上,面前是凌乱的书稿;鲁迅写作时,面前还要放着几盘小菜;红着眼眶在书稿上 次写上“鲁迅”的名字……每一个细节无疑都让人物更为立体,也让观众可以切实感受到其写作时的痛苦与挣扎。
场面③:电视剧《觉醒年代》
——陈延年英勇就义
陈延年就义与父亲陈独秀送其去法国留学时告别的背影与回眸互文。
画面中的陈延年走在行刑的路上,脸上、身上都是受过酷刑留下的血痕,但始终面带微笑,眼神中像有星光一样坚定,从容。这是《觉醒年代》为陈延年书写的 一个镜头。拍摄这场戏时,横店正是一个阴雨天,陈延年的饰演者张晚意需要戴着1:1的手铐和脚镣,穿着单衣单裤,光着脚走在刑场的沙石地上,满身都是用油彩喷涂的血,化妆耗时三个多小时。张晚意说,这个片段拍了差不多五个小时。“一辈子都忘不了。但是看到最终的效果,值了!”
☆泪点:
该镜头与父亲陈独秀送陈延年去法国留学时,陈延年告别的背影与回眸互文。此种类似于电影的对照性表达,以及极具对比性的承接手法,让观众陷入陈延年英勇就义的沉重当中,两个画面重叠,更显苍凉。画面中陈延年无畏死亡的笑容,也代表着当年无数先辈为救国救民,甘愿奉献出生命的无私信念。
场面④:电视剧《功勋》
——李延年16分钟独白
“能文能武”李延年被观众反复讨论的演讲独白。
在战斗即将打响的时候,“逃兵”张安东被抓回。连长大怒要立即举枪处决他,却被李延年及时制止。原来当年小安东的亲人在战火中丧生,是张二妞捡到了小安东,如今经历着战争的小安东想活着回去照顾二妞。李延年由此开启16分钟独白。这场独白戏,导演毛卫宁耍了一个花招。他提前很久便告知李延年的饰演者王雷, 天就要拍这场独白戏。于是王雷在开机前,一直都在准备。但直到一周后才拍,“我相信 天拍,王雷的台词表演也没有问题。但是除了进组前的军事训练,他没有感受过(战争),没有打过仗。我就想让他每天都在心里过这场戏,我只要不拍,他就不能丢,天天都得练一遍。”
☆亮点:
16分钟的独白戏在一篇只有六集的单元剧中似乎有些笔墨过重,但这场戏看似是讲述小安东的故事,实则是借其讲述当年每一位 战士对家人的思念。这次树立军心的演讲,也将李延年“能文能武”、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 指导员形象树立了起来。
场面⑤:电影《》
——青年毛泽东奔跑在上海街头
奔跑的步幅都经过计算。
28岁的毛泽东(王仁君饰)站在上海法租界大门外,望着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燃放烟花,庆祝他们国家的节日,万千情绪涌来,于是他奔跑起来。导演黄建新小时候读《山海经》,看到中国古老神话里那些顶天立地的英雄在荒原上大步追逐,大为震撼,一直想把这个段落放在电影里。毛泽东也爱跑步,这个行为跟他一辈子追求的精神是契合的。用奔跑这个行为进入毛泽东的主观世界,展现他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对革命理想的认知,在情绪上极富力量,放在电影中也很合适。王仁君用了七个月时间练习跑步,实拍三天,就专门为了这一场戏。
☆亮点
蒙太奇手法的穿插,回顾了毛泽东的成长过程。影片中奔跑的步幅等细节都不是随意的,全都经过计算,让它们叠加在一起可以和观众观影时的心理律动合一,让观众的情绪在瞬间爆发。
场面⑥:电影《革命者》
——李大钊雪中送行陈独秀
导演对这段进行了非常浪漫化的艺术处理。
年2月,李大钊为了保护被通缉的陈独秀,扮成农夫驾着一辆马车把陈独秀护送出京,马车上悬挂的两盏灯来回摇曳,却分外明亮。在满天风雪中,两人并排坐着,畅聊理想与革命,哼唱着《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 在北京、上海等地筹建党的组织,从此开启了“南陈北李”的革命时代。在电影的维度上,这一场景所看即所指,即李大钊驾车送陈独秀出京;但超出电影的维度,这一场景的影像处理则具有明确的隐喻效果:风雪夜如同当时充满苦难的旧中国,两盏灯恰好是李大钊与陈独秀的隐喻载体,划破旧中国漆黑的风雪夜,为当时的中国大地带来革命的火种。
☆燃点:
导演对这段进行了非常浪漫化的艺术处理,两人在漫天飞雪中哼着歌,非常唯美。徐展雄说,他相信李大钊和那一代的革命志士都是有浪漫主义情怀的,《革命者》力图通过隐喻化的影像处理,来积极拓展“主旋律”的艺术表现力。
场面⑦:电影《悬崖之上》
——凛冬中的无名英雄
飘雪中为观众展现“无名英雄”对信仰的付出和拼搏。
于和伟饰演的周乙是我党隐秘战线上的无名英雄,《悬崖之上》这部影片中的此类角色在一场场厚重飘雪中,为观众展现着对信仰的付出和拼搏。为了制造出凛冽严峻的气氛,全片几乎都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下拍摄,除了 特工完成“乌特拉”行动后,出现了太阳,其他时间都在下雪。剧组还去了山西大同拍摄,虽然在温度上能拍摄冬天戏,室外的寒冷程度,演员呼出的哈气能够保障,但降雪没法奢求。大同这一块 的工程就是人工造雪,用不同的材质降雪。
☆燃点:
如今的电脑CG技术,完全可以在棚里完成雪景的 ,拍摄的便利可以在任何地方实现。但张艺谋导演依然坚持实景拍摄,拉着剧组跑到黑龙江雪乡,在零下 十摄氏度的条件下实景拍摄。导演认为,《悬崖之上》故事的核心是“牺牲”,有一种凛冽的、严峻的氛围,必须把这种氛围创造出来,呈现一种“黑白灰”的美学世界,让演员和观众身临其境,才能达到刻画人物的力量,产生一种“外冷内热”的情绪和气氛。
场面⑧:电影《 》
——乱石滩“一镜到底”
“一镜到底”的方式展现了当时战士面临的险境。
七连护送军用电台和译报员去大榆洞途中,在一片地势开阔的乱石滩上遭遇美军飞机轰炸,七连战士无处躲藏,导演用“一镜到底”的方式展现了当时战士面临的险境。这是林超贤进组拍摄的 场戏,前期做了很多筹备,要试验机器怎么走,如何在演员的特写与全景之间切换,一般器材很难做到。 用不同的机器和镜头再结合 完成。
☆亮点
林超贤之前拍过很多类似的戏,但这次他想尝试不一样的方式,让演员不动,用“一镜到底”的长镜头拍摄,让观众为他们紧张。这个“一镜到底”的 制作了10个月。
场面⑨:话剧《香山之夜》
——毛泽东、蒋介石隔空“对话”
导演利用戏剧艺术的假定性让毛泽东与蒋介石“隔空对话”。
话剧《香山之夜》中,在同一个春天的夜晚,分处北平香山双清别墅与浙江溪口的毛泽东与蒋介石,在两种被具象化的舞台空间里,面对同样的夜,不同的战局,二人的心理世界有了外化的表现。导演任鸣在此次创作中,注重角色意象化与诗意化的表达,二人隔空“对话”便是这些手法里极具代表性的体现。通过灵魂对话形成思想交锋的同时,导演更是通过多媒体影像,将这些对话里的重要事件重现。同时,也巧妙地借鉴了京剧中的“一桌二椅”,将中华民族文化元素在革命题材中呈现,完成了双重突破。
☆亮点
历史上的那天,毛泽东、蒋介石并无交集。任鸣利用戏剧艺术的假定性,让二人在同一个晚上完成隔空“对话”,“跳进跳出”的形式也让演员在历史人物、演员自己、历史叙述人等不同身份间切换。
场面⑩:话剧《直播开国大典》
——虚实光影揭秘“天字号”任务
镜头拍摄与实时投屏结合舞台表演,让观众在历史和现实中来回穿梭。
距离开国大典不到2个月的时间,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技术部主任卢海宇接到“天字号”任务,隶属于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和原国民党北平广播电台两个阵营的临时团队迅速组建起来,为完成直播开国大典携手奋战。导演田沁鑫将这段历史搬上舞台,《直播开国大典》中创新使用即时拍摄,通过镜头拍摄与实时投屏结合舞台表演,让观众在历史和现实中来回穿梭。
☆亮点:
导演田沁鑫通过表演现场的即时影像拍摄,与“电影”相结合的三重复合式表现空间,将人物细微表情、故事发展细节等呈现在观众眼前,装置技术和数字技术的结合丰富了舞台讲述。
新京报 记者张赫滕朝刘臻
编辑田偲妮校对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