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记载的那些神话人物羿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http://www.wzqsyl.com/m/

前几篇胖子简单说了一下《山海经》中记载的龙,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也算是完结了。其实在《山海经》的原文中关于有龙特征的山神就有很多,以前提过的烛龙他儿子鼓也是人面龙身,还有一个叫计蒙的神龙首人身等等……。有兴趣的小伙伴们自己去查一下,胖子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

进入今天的主题,为什么胖子今天的标题用的是“羿”而不是“后羿”呢?是因为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羿和后羿是两时期的人,羿为射九日的人是神话人物,而后羿则是夏时有穷国首领,历史记载后羿篡位相成为夏朝第六位君主。

接下来看一下胖子搜集的古典文献来和大家一起看看羿的故事,再说说二者究竟是不是一个人。本着有依据不瞎说的原则,老规矩看文献。

《山海经》第六卷海外南经记载“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

译:羿曾与凿齿交战于寿华的原野之上,羿用箭射死了凿齿。交战之地位于昆仑虚的东面。当时羿手拿弓箭,凿齿手拿盾牌,一说凿齿当时拿着戈。

第十一卷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夷羿莫能上冈之岩。”(这里的夷羿可能是有穷羿)

译:昆仑山方圆八百里,高达万仞。山上长有一种木禾,高达五寻,粗细需五人合抱。昆仑山的每一面都有九口井,每口井都以玉为栏杆。每一面都有九道门,每道门都有名叫开明的神兽威为它守卫,这里是百神居住的地方。百神居住在八个方位的岩洞中,赤水的岸边。如果不是后羿那样的人,是无法攀上这些山冈上的岩石的。

第十五卷大荒南经“有人曰凿齿,羿杀之”

第十八卷海内经“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译:帝俊把红色的弓、系着丝绳的白色短箭赏赐给了羿,让他去扶助下界的国家,后羿于是到地上去帮助人们应对各种艰难困苦。

在今版《山海经》中并没有记载羿射日的故事的,据说古本中是在大荒南经中有记载的。

但是在《庄子·秋水》引《山海经》云:“羿射九日,落为沃焦”

《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经》云:“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

《楚辞章句》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淮南子·本经训》:“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罗泌《路史·后记九上·高辛氏》:“羿以善射服事先王,乃命司衡赐以累矰、彤弓、蒿矢。”参见“宰衡”。

《淮南子·览冥训》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宋州宋城县古阏伯之墟,即商丘也,又云羿所封之地。”以上就是关于羿射的记载及一些文献出处。

然后我们再来看胖子搜集的关于有穷羿的相关文献资料。

《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

《左传·昭公·昭公二十八年》“有穷后羿灭之,夔是以不祀”

《左传·襄公·襄公四年》晋悼公和魏庄子的对话:“《夏训》有之曰:‘有穷后羿。’”公曰:“后羿何如?”对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这样一段后羿篡位后的经历,原文后面还有很多,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楚辞.天问》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冯珧利决,封豨是射。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魏庄子曰:“昔有夏之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人而代夏政。”上面这些文献记载了历史上的有关穷羿的一些事情。

经过这些资料可以看出来射日羿是尧时期的人物,文中多称之为羿或者司羿,另一个羿是夏朝太康时期的人物,文中多称为有穷羿,夷羿,后羿。

晋郭璞注《山海经》也称:“有穷后羿慕羿射,故号此名也。”

顺便说说这个“后”字,他不是前后的后,《尔雅》“后者,君也”,《说文解字》“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

谈完他们不是一个人的说法,接下来再看看那些说他们是一个人的文献,其实在唐朝就很多用后羿射日这个词了。

宋代梅尧臣《日蚀》诗有:“日月与物固无恶,应由此鸟招祸凶。吾意仿佛料此鸟,定亦闪避离日宫。安逢后羿不乖暴,直与审悫弯强弓。”

元曲《西厢记·张君瑞害相思》中也有:“无端三足乌,团团光烁烁,安得后羿弓,射此一轮落?”

《张天师断风花雪月》有:“想当初尧王时有十个日头,被后羿在昆仑山顶上,射落九乌,止留的你一个。”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传说的神话故事已经开始了将二者逐渐混淆,其实这也是必然的,在古代多为口头相传,或用极简的文字记载,再加上野史小说怪志者也不奇怪,毕竟流传了几千年。

还有说法是后羿征战,铲除各部落的说法被传为射九日,还有很多胖子就不一一介绍了,感兴趣的自己查一下。

羿的死因,胖子就不分开了一起说了,大家自己做判断吧。

其妃纯狐勾结寒浞,又迷惑她合伙把羿谋杀了。这个《楚辞、天问》也有提到“浞娶纯狐,眩妻爰谋。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被自己的徒弟逢蒙所杀。《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逄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

还有一种是说嫦娥偷吃不死仙药奔月后,羿抑郁而终。

羿和后羿是不是一个人?胖子只能说从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文字来看,二者是有区别的,应该是两个人。但是《天问》中“帝降夷羿,革孽夏民。”和《山海经》中“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这两段非常相似,这也是一部分人认为二者是一人的原因之一。

做个总结:后羿射日,本来就是神话故事,肯定会有很多不合理的,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古人一种对压迫权力或者战乱(十日)的反抗思想,也可以把他们一个当成神话人物,一个历史人物,这样就可以了。

PS:好多人都说大羿射日,大羿这个是现在词,胖子没有查到相关古文记载,如果有知道的小伙伴,记得评论或者私信我,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