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导河积石
?董克义
积石山县是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简称,年6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甘肃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县。
今日积石峡雄姿
“积石”是一个古老和颇具文化底蕴的地名,伴随大禹治水的传说很早名闻华夏。积石山在《尚书禹贡》中属雍州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属陇西郡枹罕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立了县境内第一个县级政权河关县。公元年,前凉张骏攻取枹罕,始设河州,取大禹导河之州之意。西晋在县境设临津县,西秦曾迁都于谭郊(今刘集乡崔家村),唐曾设米州、米川县、安乡县、积石军。金设积石州,明设银川驿和长宁驿,今大河家是当时茶马互市的主要榷场。民国时县境先后属导河县、临夏县。年改河州为导河县,更加明确和强调了大禹导河的历史与影响。年,国民政府改导河县为临夏县,其取意也与临近古大夏县、大夏河有关。
一、历史典籍中记载的积石山
“积石”是一个古老和颇具文化底蕴的地名,伴随大禹治水的传说很早名闻华夏。我国最早的地理书《尚书禹贡》就有:“导河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的记载,《史记夏本纪》《水经注》《山海经》《括地志》《太平御览》《集解》《汉书》等史籍都有积石山或大禹导河积石的记载。不仅如此,古人还认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之源在积石山。《山海经》云:“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史记西域传》云:“河出于阗,……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潜行地下,南出积石,为中国河。”《史记大宛传》云:“于阗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注盐泽,行地下,其南河源出……河注中国”。这些有关黄河源的记载,更增添了积石山之名的神圣。而古往今来文人骚客的吟咏更使积石山美名远扬。晋成公绥《黄河赋》云:“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潜昆仑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明李玑《题积石》曰:“地险天成第一关,嶷然积石出群山。”民国祁魁元《望积石》云:“终古常凝千仞雪,极天不带一尘秋。峰连华岳罗雄镇,峡放黄河汇众流。禹贡书来无纪笔,名山应悔在边州。”翻开地方文献《河州志》《导河县志》等,这样的词章非常丰富。
明嘉靖本《河州志》
积石山,即小积石山(过去因青海南部的阿尼玛卿山亦曾称积石山,为区别故称小积石山),系祁连山延伸部分,是临夏州境西界中南段自南而北走向排列,海拔米的达里架山、米的雷帝山、米的五台山、米的黑大山及其东侧山峰的总称。南起土门关,北至黄河边,全长50余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主要部分在积石山县,是积石山县的主要山脉,除上面所说的山峰外,还有葱花岭、拉锯山、尕尖山、拉扎山、青石山、桦林山、石榴山等山峰。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志》作如下描写:“小积石山是全县群山的总枢,它横亘西南,而其它山丘却纵向延伸到黄河谷地。如果说,小积石山像一把木梳脊,那么,全县其它山丘都是梳齿,而梳齿空隙就是全县大小河流。登高鸟瞰,全县十六条山梁,像十六条巨龙俯首黄河饮水,气象十分壮观。”它是全县河流的发源地,形成清水峡河、大河家河、刘集河、吹麻滩河、银川河等河流。由于山势不同,形成大墩峡、崔家峡、樊家峡、大峡、五台峡、吊水峡等风景优美的峡谷。其东麓有水源丰富、牧草茂盛的响水坪、黄草坪天然牧场,面积达三万多亩。夏天,水草丰美,山花烂漫,牛羊成群,一派草原景色。冬天,山舞银蛇,白雪皑皑,典型北国风光。
大禹导河的积石,就是指以上所言小积石山。小积石山北端被黄河拦腰切断,形成一条长约二十五公里的峡谷,这条峡谷就叫积石峡,是黄河上游著名的峡谷,传说是大禹治水开凿而形成的。
另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过去一些史籍也把炳灵寺所在的唐述山称之为积石山或小积石山。
二、大禹导河积石的史籍记载
大禹导河积石这是专家学者肯定了的事实。许多古代文献中追述记载了大禹导河积石这一彪炳千秋的大事。
我国最早的地理书《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意思是大禹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直到龙门山;再向南到达华山之北;再向东到达厎柱山;又向东到达孟津,继续向东经过洛水弯曲处,就到了大伾山;然后折而北流,经过降水,再向前流入大陆泽;继续向北,分布为九条河道,这九个支流再会合后注入大海。
《尚书禹贡》还记载“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意思是说疏导黄河后,这里的民众进贡时船只由积石山附近进入黄河,顺流到龙门山、西河,然后在渭河弯曲处与其他船只会合。著名的社会科学家、西北师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逵夫先生在《大禹导河之州—临夏文明古今谈序》中说:《尚书禹贡》述雍州水路之贡道云:“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因为尧都平阳(在今山西临汾以南),尧的活动中心也在今晋西南一带,皆靠近黄河。那一带是当时的政治中心,故治河要“至于龙门”。胡渭《禹贡锥指》云:“雍之西北境远近不同,各从其便,以至龙门。不尽有积石。其曰‘浮于积石’者,举远以该近耳。”看来从远古之时开始,积石其地即为中原同西部水陆交通之起点。
明嘉靖本《河州志》中的《禹王庙记》
之后的史籍记载的内容基本沿袭《尚书禹贡》所言,如:《太平御览》引《尚书帝命验》:“禹开龙门,导积石,出玄珪,上刻曰:‘延喜玉受,德天锡佩’。”
《太平御览》引《尚书旋玑锌》:“禹开龙门,导积石,决岷山,治九贡。”
《史记夏本纪》:“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雒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史记河渠书》:“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及孟津、雒、汭,至于大邳。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地,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渤海。”
《汉书沟洫志》:“《夏书》:禹堙洪水十三年,过家门不入……唯是为务,故导河自积石,历龙门。……至于大伾”。
《山海经图赞积石》:“积石之中,实出重河,夏后是导,石门涌波,珍物斯备,比奇昆阿。”
《水经注河水》:“又出海外,南至积石山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南流。河水出渤海,又海水西北入禹所导积石山,山在陇西郡河关县西南羌中。”
《北堂书钞》引王子年《拾遗记》:“昔伯禹随山浚川,起自积石,凿龙门,至一空穴。”
清粱份《秦边记略》:“盖黄河入中国,始于河州,禹之导河积石是也。”
《御批通鉴辑览》(清光绪壬寅三省堂校正版):“命禹治水。鲧既殛死,乃命禹为司空,使续父业。禹与益同受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士。禹乘四载(舟、车、辅、檑),行山表木,劳身焦思,以水之患莫大于河,济次之,淮与江又次之。乃先治河。”
地方志也记录了大禹导河之事。明代河州人吴祯在《禹王庙记》中曰:“积石,河所经也。括地志云:‘在河州枹罕县西七十里。’山势万仞,峭拔苍翠。下流黄河,汹涌莫测。书曰:‘导河积石’是已。逆流而上,达于昆仑之南,原於星宿海。顺流而下,至于龙门,入于海。然则积石之峡,诚天险也。”
《续修导河县志》中的《积石神功》图
明代尚书彭泽在《重修积石禹王庙记》中曰:“况洪水之害,莫大于河,禹之神功,尤于河居多。积石,河流险厄之地,禹所亲历,大非江、淮、汉、济诸水,可委之从事者,其庙祀固可废哉!”
明代总制唐龙在《重修禹王庙记》中云:“美哉,洋洋乎,神禹治水之功也!而河为宗哉。夫河之巨源,昆仑之输也,弥弥百余泓,分涌於葱岭、于阗,合注於蒲菖,而入积石山。山在金城河关县,即今河州。其下有石门岝巅若大窍,河冒之而西南,浩焉涆焉。禹以为河所从来,高水湍悍,厥菑衍溢。乃自积石引其流,茫其怒,利而导之,以历龙门,南行华阴,东下砥柱及孟津洛汭,以至於大伾。凡九折而后归藏於海,欿乎而不盈也。鸿波巨浸,奠为安流,中国艾安,而垫溺之害息矣。”
清康熙四十六年本《河州志》载:“积石山,州西北百二十里。《禹贡》:导河自积石,至龙门。两山如削,河流其中,外临番界,金城要地。隋立河源郡,命刺史刘权镇之。唐李靖伐吐蕃,经积石。宋、元立积石州。明洪武时改为关,有禹王庙。”
清乾隆《甘肃通志》载:“积石山,《府志》《禹贡》导河自积石至龙门,两山如削,河流经其中,外临番界,金城要地,俗所谓小积石也。在州西北百二十里。”清《循化志》(清世宗)《御制建庙记》载:“顾河源所自,貌阙然,于礼未称。朕念昆仑远在荒微,命使不能时至,而《禹贡》有‘导河积石’之文。考其地在今西宁、河州境内,黄河流入中国自此始,则建庙以祀河源之神,实惟此地为宜。乃命礼官详议,敕甘肃抚臣于河州相度善地,恭建新庙,高门广殿,肃穆宏深,发帑鸠工,专官董役。雍正九年冬十月告成,朕亲洒宸翰,赐额曰‘福佑安澜。”
历代朝臣和文人骚客的游历吟咏中也可看到大禹导河的许多信息。明嘉靖本《河州志文籍志》中有许多关于凭吊、歌颂大禹导河积石事迹的诗文,如元代进士杨仲弘的《题积石》曰:“禹功疏凿过殷勤,宇内山川自此分。”明代进士、曾任甘肃巡茶御史的张涣《题积石》曰:“天上黄河天际周,凿山原自此山头。”张涣《禹王庙》曰:“积石山前庙貌尊,使臣经此事蘩苹。”明副使王锦《题积石》曰:“两岸尽是凿通处,千秋尚带刊余痕。”累官至太子太师、特进左柱国、华盖殿大学士的杨一清巡茶至积石关,也作《题积石》曰:“活活真源渺未知,乾坤于此判华夷。凿开积石从天降,吞尽群流到海迟。”明御史范霖《题积石》曰:“黄河滚滚自西来,此地曾经禹凿开。削壁排空高碍日,洪涛逐石怒奔雷。”明御史沈越游历积石关,拜谒禹王庙,写下《题积石》与《禹王庙》诗,其中有“大禹疏河由积石,皇明设险辟崇山。乾坤元定华夷界,魑魅潜消虎豹关。”“积石千寻垂宇宙,经流万里合西东。瞻拜庙貌若墙见,沼澡溪毛表荐功”的诗句。明举人、曾任河州儒学教授的高弘《题积石》曰:“神禹疏河事已休,穷崖奇迹至今留。”等等。明嘉靖本《河州志文籍志》,共录诗赋多首,而咏及大禹导河的近20首之多。清朝和民国时官宦和地方名流也留下了许多关于凭吊、歌颂大禹导河积石事迹的诗文。
积石山风光
从以上史籍、地方志记载和诗赋吟咏中可以看出,大禹导河从水患最大最烈的黄河开始,而治理黄河水患从上游的积石开始,这就是“导河积石”的论断,正因如此,积石以大禹导河的源头而彪炳史册,名扬华夏。
来源:民族日报
原标题:《人文临夏
大禹导河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