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十大凶神,旱魃位列第六,混鲲祖师有实

10、饕餮

黄帝的二十五个孩子中,十四个是有姓氏的。

在这十四个姓氏中,有一个名叫高阳的姓氏族群出了八个德才兼备的人,被称为八恺。

子孙出现了大贤,无论何时,说出去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但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颛顼、缙云、帝鸿、少昊四个家族中,出现了四个穷凶极恶的坏蛋。

饕餮原本也是天神,他是缙云的儿子。

《五帝本纪》中记载如下:

“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不可盈厌,不分孤寡,不恤穷匮,谓之饕餮。”

上古神话中,饕餮非常贪吃,饿极了连他自己都吃。

9、穷奇

穷奇是著名的“远古四凶”之一,战斗力强悍。

在很多文章中,都把穷奇归于“上古凶兽”。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对上古神话不过了解,不够深入研究。

根据上古神话记载,穷奇并不是一种动物,而是五方天帝中白帝少昊的儿子。

也就是说,穷奇是黄帝的后代。

穷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上古凶神。

穷奇不讲信用,还很讨厌忠良之人,经常帮助恶人做坏事,就像是《水浒传》里面的李逵。

舜帝非常厌恶穷奇的所作所为,就把他流放到了苦寒的边塞。

8、梼杌

梼杌,也叫“傲狠”。

《神异经》记载:

“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大,毛长两尺,人面虎足,尾长一丈八尺,扰乱荒中,名梼杌。”

梼杌是一只“长毛虎”,尾巴很长,有一丈八尺。

梼杌的特点是性格很犟,不听从任何劝告,一意孤行,铁了心做坏事。

梼杌是天帝颛顼的儿子,黄帝的后代,之前也是一位正牌天神。

“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天下之民,谓之梼杌。”

颛顼是谁?颛顼是轩辕黄帝的长孙。

7、混沌

混沌,也叫帝江。帝江是何许人也呢?帝鸿的儿子。

《五帝本纪》记载:“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混沌。”

混沌原本是天神帝鸿的儿子,也是一个正牌神仙。

混沌喜欢做坏事,总是帮助坏人,后被免去神职,变成了凶兽。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混沌又一次欺负好人,被伏羲看到了,伏羲二话不说,直接掏出伏羲琴演奏一曲,废了混沌七成修为!

6、旱魃

旱魃,传说中造成旱灾的鬼怪。

《神异经》记载:「长三四尺,袒身,两目顶上,行走如风,名曰魃」。

关于旱魃的来历,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魃是黄帝的女儿,原名女魃;

第二种说旱魃原来是天上的神女,黄帝在涿鹿之战中将其召来。旱魃打败蚩尤后能量耗尽,而无法回到天上。

天女魃身穿青衣,在阵前施展神通,使蚩尤制造的风雨迷雾顿时消散,帮助黄帝打败了蚩尤。

第三种说法说旱魃是僵尸经过修炼而成的,总能带来干旱,也就是传说中的僵尸王。

5、西王母

西王母,怎么成了凶神了?她不是在天庭管着蟠桃园吗?

这是西王母在《西游记》里面的形象,道教将其神格进行了大规模美化。

上古神话中,西王母的形象并不是如此。

《山海经·西山经》有一段关于西王母的记载: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西王母长得非常吓人,“主知災厲五刑残殺之氣也”。

这哪里是神,分明就是妖怪。

西王母长得“豹尾虎齿”,头发乱糟糟,而且啸声尖锐,跟梅超风有点像。

4、相柳

相柳是共工麾下的头号猛将,本相是一只九头大蛇。

相柳的身躯非常大,脖子一伸,能在九座山上找食物吃。

相柳为共工东征西战,所到之处洪水泛滥。

而且相柳的血有剧毒,血洒落的地方,寸草不生,不能种植五谷。

相柳,也是日本神话里八岐大蛇的原型。

从相柳的神话故事里也能看出,大禹的实力很强,战斗力一直被低估。

3、蠪姪

蠪姪是谁?估计有不少读者,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但是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九尾狐”。

蠪姪,就是九尾狐的先祖,上古凶神。

“凫丽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姪,音如婴儿,是食人。”

宋代的《广韵》一书,去掉了九头的特征,只提到了九尾,记载其变成奸猾的女人来行骗。

其后代九尾狐出现在青丘,“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

2、蚩尤

蚩尤是黄帝的死对头,也是九黎部落的首领。

如果正面单挑,黄帝肯定不是蚩尤的对手。

但黄帝麾下有个战斗力接近古神天花板的大将,应龙。

蚩尤虽然骁勇,但不是应龙的对手,最后被应龙所杀。

杀掉蚩尤也耗尽了应龙的神力,因此应龙无法再飞回天庭。

1、混鲲祖师

禺强为传说中的海神、风神和瘟神。

海神禺强的形象是鱼,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双头龙。

风神禺强的形象为人面鸟身、两耳各悬一条青蛇,脚踏两条青蛇。

禺强有两种形态,一个是神鱼,一个是神鸟。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熟悉?没错,禺强就是鲲鹏,也就是混鲲祖师!

而在古代神话中能够单挑鸿钧老祖的,恐怕只有混鲲祖师了吧。

《山海经》中还有四方风神,即东风之神折,南风之神因,西方之神石夷,北风之神鹓。

这四位风神分居东、南、西、北四方,负责控制春、夏、秋、冬四季风的流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