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今天这篇回答来自于山海经大佬们的群聊。众所周知《山海经》是一本奇书,据说它记载的是上古时期的山川地貌,奇珍异兽和各种人物故事。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山海经》并不是最初的版本,而是修改了好几版的样子,今天我们从时《山海经》成书来看一下这本书的价值,首先要重点提出的是《水经》。《水经》为什么不在最后一篇的《海内经》后面,而是在《海内东经》的后面?正好把《大荒经》以下五篇给隔开了。《汉书·艺文志》根据的是刘歆的《七略》,他里面写的是《山海经》十三篇,可是现在看到的刘歆《上表》里是“十八篇”。我坚信这个“十八篇”是后人根据郭璞的注本改的,刘歆自己不会弄错。郭璞注《水经》,在《隋书·经籍志》里是单独的一种,郭璞注《水经》三卷。有说法称,十三篇之数,应该是不含《五藏山经》,有没有这个郭注《水经》并不一定,杨守敬就说没有。但是不含《五臧山经》,《山海经》的“山”是怎么来的?如果不包括《五臧山经》,而郭璞又明说《大荒经》以下五篇“本皆进在外”,是不在刘歆奏进本中的,那么《山海经》岂不是只剩下了八篇?那个所谓的《水经》,的确应该是汉代人附录在《山海经》后面的,刘歆校上的《山海经》就是《五臧山经》五篇、《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共计十三篇,这是汉代的本子,所以后人附录《水经》就是附录在《海内东经》之后,因为《海内东经》正是刘歆校本的最后一篇。郭璞见到的刘歆校上本就是如此,所以他在给《山海经》作《图赞》的时候,连《水经》的这部分也给作了一篇《图赞》。而《大荒经》以下五篇,则是郭璞给添上的,本来就不在刘歆校本之内。很多人说过,《海内四经》是杂抄而来,各种东西大杂烩,而不是水道志附在山海经后面那么简单。这事儿的确不好说清楚,我觉得袁珂说最后一篇的《海内经》本来也是四篇,这个看法是很对的,只是因为断烂得不行了凑合成了一篇,其实根据前面的《海内四经》,大部分内容还是可以分出来的,可惜残存得不多了。顾颉刚先生说《大荒经》是另一个版本的《海外经》,的确是非常正确的看法,那么最后的《海内经》一篇,一定是另一个版本的《海内经》四篇的渣攒成的一篇,《大荒经》的这个版本应该是《海经》部分最古老的一个版本。正因为其古老,所以断烂得才最严重,好多人认为《大荒经》以下五篇晚出,那恰恰是本末倒置。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你喜欢,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