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这本最古老的地理人文志,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一部奇书,它为现代的我们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幅幅远古生活图卷。这是一本超越时空的百科全书,它保存的神奇人物、灵异神兽、海外仙山、奇珍异宝、是目前最具世界奇观的神话传说。而其中所描述的地理位置,很多被今人勘探时所发现,这就提升了古本的历史挖掘和科学探索的现实意义。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约有三万一千字。全书内容,一五藏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作为一组。海内经四卷作为一组。大荒经四卷和海内经一卷作为一组。山经分为南、西、北、东、中五个山系。九州从南、西、北、东、中大陆、四围东海、西海、南海、北海,的顺序记录事物。
第一章、(一经)南山经之首”,曰鸭山。其首曰招都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非而青华,其名日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教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毅,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日狌狌,食之善走。丽膺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南山经中的第一列山系,名叫鹊山。鹊山的首座山,名叫招摇山。它紧靠西海,山上长有许多桂树,还有许多金和玉。山中有一种草,形状像韭菜,开青色的花,名字叫祝余,人吃了它,就不会感到饥饿。山中还长有一种树,它的形状像构树,树上有黑色的纹理,开的花能发光,可以照亮四周,它的名字叫迷毅,把它佩戴在身上就不会迷路。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猕猴,但耳朵是白色的,趴着身子走路,还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它的名字叫狌独,人吃了它的肉,能跑得更快。丽磨水发源于招摇山,向西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育沛,把它佩戴在身上,就不会患上由寄生虫引起的病。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①,多桢木②,多白猿,多水玉①,多黄金。
再向东三百里有座山,名叫堂庭山,山中生长着很多横木,生活着很多白猿,还有很多水晶和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猿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再向东三百八十里有一座山,叫猿翼山山里有很多怪兽,水中有很多怪鱼,山上有很
多白玉、蝮蛇、怪蛇,还有很多怪异的树木人不能攀登上去。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日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山的南面有很多赤金,山的北面有很多白山里有一种兽,形如马,头为白色,身上有虎一样的花纹,而且还有红色的尾巴,发音像唱歌一样,它的名字叫作鹿蜀,佩戴它的毛能福延子孙。有一条怪水出自扭阳山,向流入宪翼水。水中生有很多黑色的龟,形状鸟龟,脑袋像鸟,尾巴与蛇的尾巴相似,这动物叫作旋龟,它发出的声音就像劈木头的音一样,佩戴它可以防止耳聋,还能医治手上的老茧。
又东三百里,日祇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北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日鯥,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
再向东三百里有座山,名叫祇山,山有很多水,山上没有草木。山中有一种鱼,形状像牛,生活在丘陵之上,有蛇一样的尾巴,有翅膀,长于胁下,叫声如留牛一般,它的名字叫作鯥,冬眠夏醒,吃了它的肉,人就不会再长毒疮。
又东四百里,曰亶爱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再向东四百里有一座山,叫作亶爱山。山里多水,没有草木,人们不能攀登上去。山里有一种兽,形状长得像山猫,头上有发,这种兽叫作类,它一身兼有雌雄两性,人吃了它的肉,就不会嫉妒。
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缚池,佩之不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足、三翼,其名曰鹏鸺,食之无卧。
再向东三百里有座山,叫作基山。山的南面有许多玉石,北面长有很多怪木。山中有一种兽,形状如羊一般,有九条尾巴、四只耳朵,眼睛长在背上,它的名字叫缚地,佩戴上它的皮毛,人就会无所畏惧。山中有一种鸟,形状像鸡,却有三个脑袋、六只眼晴、六条腿、三只翅膀,它的名字叫作鹅鸺,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想睡觉了。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膜。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蠕,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再往东三百里有座山,叫作青丘山。山的南面有很多玉石,山的北面有许多可做青色颜料的矿物。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狐狸,长着九条尾巴,发出的声音就像婴儿的啼哭声,能吃人,人吃了它的肉,就不会受毒气侵袭。山中有一种鸟,形状像鸠,叫声像人们大声斥骂的声音,这种鸟的名字叫灌灌,把它的羽毛佩戴在身上,人就不会迷惑。英水发源于青丘山,向南流入即翼泽。英水中有很多赤鲷,形状和鱼相似,长着人一样的脸,发出的声音就像鸳鸯的鸣叫,人吃了它的肉,就不会生疥疮。
又东三百五十里,日箕尾之山,其尾酸于东海,多沙石。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清,其中多白玉。
再向东三百五十里,有座箕尾山。山的尾部坐落在东海海边,山上多沙石。污水发源于此山,向南流入消水,访水之中有很多白玉。
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除米,白营为席。
总计鹊山这个山系,从靠一座山招摇山算起,一二直到箕尾山为止:必共有十座山,长为三千九百五十里。(这十座山)每整山的神形状都是鸟身龙头。察北山神的仅式是:多带毛的动物和一块玉璋一起埋入地下,用糯米作为祭神用的精米,用白茅作为草席铺在山神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