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失落的天书—《山海经》智慧与精神遗产(上)一、山海经
概述1、天书释义2、文化之源二、《山海经》是本什么样的书?《山海经》的真实性如何?那么,为什么刘歆(秀)说:“其事质明有信”呢?这部书的真实性到底如何呢?1、贰负之臣:《海内西经》记载,危是贰负的臣子,两人合谋杀死了窫窳(yàyǔ),帝就将危囚禁在疏属山,铐住他的右脚,反绑着他的双手和头发,吊在树上。这个看起来普通的刑罚故事,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晋朝的郭璞讲过一个故事,说汉宣帝之时,从石室里挖出了一个人,“徒祼被发,反缚,械一足”;一问怎么回事,群臣都不知道,刘向就说了《山海经》中危就是这么被帝所杀的,当时宣帝大惊,于是一时人人争学《山海经》。刘秀还讲了故事:孝武皇帝(汉武帝)时尝有献异鸟者,食之百物,所不(肯)食。东方朔见之,言其鸟名,又言其所当食,如朔言。问朔何以知之,即《山海经》所出也。2、前边讲的那位美国学者--墨兹博士研究了《山海经》,试着进行按经考察,默茨背起行囊上路了。她要像中国古代的旅行者一样,用双脚去丈量勘测那些山脉。她的方法是:《山海经》让你向东,你就向东,让你走三百里,你就走三百里,看看会发现什么。经过几次失败,一英里一英里地依经上记过的山系走向,河流所出和流向,山与山间的距离考察,结果胜利了。查验出美国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与《东山经》记载的四条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动植物、山与山的距离完全吻合……这位美国学者由衷的赞叹:对于那些早在四千年前就为白雪皑皑的峻峭山峰绘制地图的刚毅无畏的中国人,我们只有低头,顶礼膜拜。”这本书叫《几近退色的记录—关于中国人到美洲探险的两份古代文献》,海洋出版社年7月出版中文版。我国著名学者贾兰坡为该书中文版写了序。默茨女士相信《山海经》(准确说应该是《五藏山经》)是帝禹时期的考察报告,历史非常古老,除了作者本人的亲自考察之外,理由之一是《孔子家语》记载,孔门弟子子夏曰:“商(公元前-年)闻《山》书。”3、山海经中的动物们从17世纪到20世纪末的年里,可以说是世界从近代逐步走向现代的时期,在这年里,人类文明飞速发展,时代在进步,地球正在一点点地为我们所改变。同时在这年里,地球上也有多种美丽的动物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其实,从原始人发明石器时,动物早就被人类大灭绝了:澳大利亚24种大型动物灭绝了23种包括袋狮,巨袋鼠,袋犀,双门齿兽,古巨蜥,沃那比蛇。美洲生物以属为单位灭绝。北美47个属里灭绝了34个属,南美60个属里灭绝了50个属。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世界上已有种鸟、多种兽、种两栖爬行动物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上边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呢?我想不言而喻吧。孔子如何解读被神话的黄帝?孔子解读黄帝的四面,也很有启发性:《孔子集语·子贡第二》引《尸子下》,讲了一则孔夫子解读神话的故事。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古者黄帝四面,信乎?过去,传说黄帝有四个面孔,你信吗?”孔子答道:“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也。”这是黄帝任用了四个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去治理四方,他们彼此不用协商就和谐一致,这就叫四面。这似乎为我们解读《山海经》中的神话提供了一种方法。 出土文物:人面四方鼎上的黄帝面容出土文物:人面四方鼎上的黄帝面容4、青年学者刘滴川:人类信史年8月26日北京市西城区天桥艺术中心《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主题演讲现场座无虚席。青年学者刘滴川结合21世纪的文化视角,解读古人留下来的“山海经注解”。他开场即表示,《山海经》看似光怪陆离的历史背后,是一部人类的信史。在刘滴川看来,悲剧性神话人物不仅是《山海经》中神话人物的主体,其实也是早期人类神话,包括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人物的重要类型。--来源:中国新闻网5、宫玉海:天下志书吉林的宫玉海,筹建中的中国《山海经》研究会会长。离休后宫先生考证《山海经》十多年,终于有所获。他认为,《山海经》并非神话而是“信史”,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志书”,其中包含珍贵的世界古代文化史料,堪称一本难得的“博物志”。他认为,该书是中国上古时代黄帝等几任统治者先后派人去世界“六大洲”考查后所形成的“调查报告”,大约成书于四千多年前。为此,宫教授运用语言学并结合当代考古实证,把对《山海经》的破译与解开世界文化之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研究上有重大突破。如他最早提出的“印第安人是中国人后裔”、“现代人类发源于中国”、“古代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中心”、“世界三大宗教皆起源于中国”、”等一系列新观点。宫先生认为,上古世界本是浑然一体,正如《书经》所说的“普天下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夏以前的上古时代,即距今四五千年到一万年前,只有家族与氏族,还没有形成“国”和“民族”等概念。“国”的含义与今不同,开始是“地域”,后来是“诸侯领地”。上古人类并不愚昧穷苦,不像摩根以现代原始村落为依据所描绘的那样,而是生活在自然物产丰富的优越环境之中,因此才能“百乐歌舞”,创造出高度的文明。人类不仅有过共同的语言,还出于共同的“根”:现在人类大多是伏羲、女娲、神农、轩辕的后代。古代的中央帝国曾是全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宏伟的巨石文化、辉煌的金字塔、神秘的古希腊文化、印第安文化,都与中华文化密切相关,气息相连……作者:高松(山海经研究院院长)声明:版权所有,转账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