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那一场大洪水,竟然给新疆带来极

有一个问题,史前大洪水到底存在不存在?这点几乎是无容置疑,肯定存在过。而且从历史记载中能找到一些端倪。

我所接触的史料,记载最详细的恐怕就是《史记》了。《史记·五帝本纪》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述治水的故事,从尧到舜到禹,治水的人也从鲧到禹,写了治水过程,也写了水患消弭之后设立九州五服的过程。但这都讲的是水患形成之后的治理,至于水患是如何产生的,则没有提到。

在《孟子》中,讲到: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这几句很浅显,就不用翻译了,这里有两个动词非常关键:水横流、逆行。横流,就是河床里的水漫延到了岸上的土地;逆行,就是河水是按照从下又到上游的方向流动了。当然,“流动”一词只是为了好理解,真实情况是弥漫天地、排山倒海的。

国外的记载中,昨天的文章引用的墨西哥著作也有这样的情形:天接近了地,一天之内,所有的人都灭绝了,山也隐没在了洪水之中。

可见,这洪水真的是巨浪滔天。造成这次大洪水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网上也是众说纷纭:极地冰雪融化啊,小行星碰撞地球啊,大地震啊,月球忽然位移啊,等等,当然还有更多人们认为是虚假的想象,在中国是共工怒触不周山,在国外是上天惩罚并毁灭人类,等等。如果抛开想象的说法,那就剩下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小行星或者其他天体碰撞地球和大地震三种原因。

在中国典籍中,《列子·汤问》把这件事过程说得比较详细:共工和颛顼争当天子,失败了,一怒之下撞向了不周山,把支撑天的柱子撞倒了,把系着地的绳索绷断了,天就向西北移动,所以日月星辰都想西北移动了,地面向东南倾斜,所以所有江河水集聚到一起,无法流走。

颛顼之后是喾当天子,喾之后就是尧。这和《孟子》提到的尧之时是比较符合的。而且,《山海经》也提到了不周山。《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诸后面这个字不认识)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泚泽,河水所潜也。

正版山海经全集无删减图解山海经彩图版全解珍藏版经典画册原著原版白话文三海经校注图文山海经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旗舰店¥28.8购买

据说,之所以叫不周山,是因为共工把山撞掉了一部分,不完整了。这样一说就再也没人相信了,一个肉身人,哪怕你高过姚明肥过特朗普,也不可能直接撞掉山的一部分。所以,这个故事就被纳入了神话范畴。那么,只有科学的自然现象解释可以相信了。

其实冰雪融化也是可以排除的,因为那样会是缓慢的,而不是“一天之内”。而大地震影响到的一般只是局部地方,不会从中原到欧洲到南美整个地球都洪水滔天。而月球瞬间怎么会位移,位移又怎么影响到了几十万公里之外的地球,作为凡夫俗子的我真的不解。所以只剩下一种可能,地外天体碰撞地球。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地外天体碰撞地球是存在过的,不过规模有大有小,大的直接毁灭了恐龙以及和恐龙同时代的很多生物,除了新疆北鲵,小的直接在大气中就焚毁了,连一粒分子都没有掉下地面。那么这一次天体碰撞是多大的呢?不大不小吧,至少还没有导致人类灭绝。

撞击的地点,可能是中国西北某处,可能是山上,导致山体坍塌,地球摇晃。摇晃之下形成海啸,据说海啸上千米高。在中国大地上,海啸从东往西吞噬着地面,江河湖原就不用说了,直接淹没了,像四川东西部那些高山,也有一部分被淹没,高度超过水线的,也被浪涌上去很高,所有生物都被卷入水里。

所以,人眼所及的范围之内,“一天之内”造成这种大变故,是说得通的。

海啸的前进是一个逐渐削弱的过程,一个浪头逐渐减低的过程,所以,越是西部地区,受到的损害就越小。具体最西边影响到了什么位置不知道,也许西安,也许天水,也许武威,当然也有可能漫过潼关之后就无力前行了。

但是,凡是洪水漫过的地方,河床被冲坏了,泥沙石块草木淤积,潦水无法东去,而是各个方向乱流,人们无法行走和种植。所以有了大禹治水。而在治水之前,如果世界还有一片没有被洪水淹没的地方的话,那只能是距离海洋最远的地方,也就是以新疆为中心的中亚区域。

当时新疆区域的人们受到影响了吗?肯定受到撞击影响,地球晃动突如其来,在那拉提草原放牧的人,马忽然摔倒,人也摔了个头昏眼花,甚至骨骼断裂;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南种地的人,忽然间脚下不稳,摔倒在地,滚出去好几丈,身上全是泥土。但在震动过后,一切恢复了正常,伤者疗伤,死者安葬,正常的人继续种庄稼。

而那些处于洪水边缘的人,比如说见到或者听说洪水来了的,比如说被洪水逼上山的,他们的土地被淹没,而且潦水不去,没有地方种庄稼或者放牧,只好向西迁移。其中很多部落迁居到了新疆。

同样,中西亚遭受大洪水灾害的幸存的人们,也要到尽量远离洪水的地方去寻找土地,其中很多人、很多部落来到了新疆。

来新疆之后,我接触到了大量新疆考古资料,了解到一个奇特现象,那就是,新疆出土了大量-年间的古墓,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人居丰富期。山普拉古墓群、扎滚鲁克、小河墓地、三道海子古墓、阿敦乔鲁、呼斯塔、昆冈巨人、黄金大墓、通天洞……等等等等,都在这个年代期间。

不只是我,包括其他喜欢历史的人,甚至包括我遇到的几个考古专家,他们都在迷惑:为什么在那几百年里集聚了这么多人,之前之后忽然就少了?其实很简单,这就是大洪水把他们赶来的。

在东方,大禹治水把陆地上的水导入河流,流向大海。《史记》《汉书》等典籍对这段历史记载非常清楚,哪条河流导入到黄河,然后流入大海,哪些地方的水导入了岷江,通过岷江流入长江,再通过长江了大海,等等,诸位可以看看相关图书,详细了解一下。

¥史记全册正版书籍司马迁文言文原版加译文京东¥购买已下架

在西方,根据《圣经》等书的说法,则是等到洪水自然消退或者渗透、蒸发。总之,时间治愈了一切,那些经过洪水浸泡的土地重见天日并经过日晒雨淋之后,肥沃无比,强力吸引着人们。而新疆一如既往干旱少雨,冬寒夏热,相比之下并不适宜居住。因此,大量的人迁居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故乡。

不管根据《史记》还是《尚书》,大洪水的发生时间都在公元前年左右,也就是距今年左右。而大禹治水距今年左右,准确说应该是年前治水成功。而其他地方积水依靠自然消失,比中国晚两三百年是很可能的。

算这些数据的目的是证明洪水漶漫的这段时间,跟新疆人种聚集的时间完全一致。他们在大洪水发生之后迁居过来,大约是年前;东边来的,在年前左右回到了东方。但是也有一部分并没有回去,比如很多羌人留在了新疆,经过两千年之后建立了若羌、无雷等国,还有一部分三危人也留在了今天的焉耆附近,后来建立了危须国。而西方来的人,则在年前回去了。当然也有的没有走;有的没有原路返回,而是越过帕米尔高原,占领了印度,直接熔断了印度文明,创建了雅利安文明。

而在距今-年这几百年间,新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人种丰富,民族多样,文化丰富,物产多样。就在这段时间里,形成了博尔塔拉河流域的青铜文明、塔里木河流域的复合文明,还有其他的一些零散文化,以及让人百思不解的巨人文化。他们走了,但是留下了大量的岩画、古墓群、建筑遗址,给我们这些爱好历史的人研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