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身边已经充斥着各种内容与宣传不符的游戏广告,而这些广告也变得越来越多,这也成了众多玩家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这次我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这些虚假游戏广告。
首先我们先将游戏广告的「虚假程度」作个分级,从低到高介绍如以下:
●真实游戏画面广告
●游戏世界观延伸广告
●游戏内容完全无关广告
●模仿or盗图游戏广告
01「真实游戏画面」广告
会使用这种类型广告的游戏,通常是比较休闲游戏、或是大品牌游戏为主。
对超休闲游戏来说,「吸引用户的特色在于玩法本身」,每个游戏就代表一种全新的体验,而玩家追求的也是尝鲜的。用真实广告能提高用户的留存,增加看广告变现的次数。即使用其他虚假广告把玩家骗进去,也没有太多意义。
至于大品牌游戏就不用说了,使用假广告会严重损害忠实玩家的感情,产生严重的危机。近期最好的案例就是《魔兽争霸3重制版》。游戏最终成品画面与年提早宣传的画面相比,有严重缩水的状况,这也造成许多玩家强烈不满而要求退费。
02「游戏世界观延伸」广告
所谓游戏世界观延伸广告,就是以CG动画或是人物平面图,去建构和游戏有一定关联广告,提升玩家对于游戏的想像力与沉浸感。
譬如像《皇室战争》的团队,就以日本动漫人物的画风,重新打造游戏角色的呈现。
或是像《黑道风云》借由一系列「黑道人物的日常生活」,使得许多人有趣之余就不小心入坑了。国外甚至有许多玩家,把这些广告集结起来放在网络上,获得几百万的点阅率。
然而实际上黑道风云的玩法是如下图这样的,几乎没有3D人物出现过。但它还是借由精彩有趣的广告操作,吸引了无数玩家的眼球。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游戏非常喜欢用这种「延伸世界观」的广告题材,就是官场类玩法的游戏。像《我在大清当皇帝》、《一品官老爷》这种类型就是。游戏内基本上都是2D的,但会在广告素材放上各种宫廷剧剧情的桥段,吸引喜欢这类题材的玩家进入游戏。玩家想玩的除了游戏以外,还有对于后宫世界的向往。
总之,这类广告的重点就是「延伸」。从游戏的精神与核心去延伸,譬如:《皇室战争》赋予各个卡牌间的互动想像空间、《黑道风云》打造一系列小弟变成大哥的情节、官场游戏带大家脑补戏剧桥段的勾心斗角。
他们要做的,是让游戏广告,成为玩家想像世界的填补。
03「游戏内容完全无关」广告
会使用这类广告的游戏,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游戏从原本的目标族群已经捞不到玩家了,需要重新寻觅蓝海,尝试从和原本完全不同的玩家族群切入;二是游戏的目标就是抓氪金玩家,比较常见的是各种RPG游戏。
其实,使用真实游戏玩法的广告留存率较高,那为什么RPG游戏不在意这件事呢?即使把玩家骗进来,留不住有什么用?
首先,RPG游戏的广告看起来非常吸引人,即使知道套路,安装包比休闲游戏的大,因为好奇心也会去下载看看。
另外,目前大部分的RPG游戏玩法都已经固定套路化。进游戏杀怪,冲等级,组公会,PK抢装,结婚等这些功能几乎每个游戏都差不多,各游戏差异主要体现在数值设计上的差异。譬如:什么时候让玩家冲等级,什么时候卡级,什么时候引发冲突,稀有资源如何设计给玩家追逐等等。
而这些差异,大部分玩家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感受到。但这类游戏的玩家,无论怎么进来的,基本上都了解游戏机制,会自动跟随任务打怪升级,流失状况会比想像中小。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RPG游戏是以高付费的氪金玩家驱动的,游戏的设计也是以塑造RMB战士的方向进行。即使因为虚假广告造成留存部分的下滑,但只要能够多导入一个高付费氪金玩家,就可以抵销掉至少1千个甚至一万个一般用户的流失成本。
《山海经》真实游戏画面许多这类游戏,次日留存率可能只有20%上下(一般水准大概30%),但日付费率都有办法到10%~20%左右(一般水准大概5%)。在这种付费结构下,最适合这种无差别式的广告导入模式。
说到这类游戏广告,就不得不说《山海经》了,但是这一系列广告剧情内容和真实游戏画面的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04模仿or盗图广告
最后来讲讲另一个最极端的状况:模仿与盗图。
广告盗图是近期越来越常发现的事情。利用其他游戏的热门图素,快速使用投放、进行用户收割、直到被检举后撤下。这种做法通常来自于跨国操作,某些厂商并无在国内设立公司,因此完全不怕同业检举与行业压力。
这里并不想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其评判,但这样的行为对游戏市场的迫害是真。在政府、玩家、平台还未能对这类行为产生共识之前,这类的虚假广告是不会消失的。
上面提到的这些就是现在游戏广告市场的虚假事例,所谓「事出必有因」,很多不正常违反人性的行为背后都有某些成因,希望这些知识能让你了解广告运作的手法,以及游戏业的「特殊与奇幻」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