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山海经东山三经鮯鮯鱼,什么鱼

#文化#

《山海经》它是中国哲学启蒙的内燃机,它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神话存在。

插图出自于杉泽的《观山海》

路线图出自于徐客的白话彩图《山海经》

鮯鮯鱼注解

东山三经:

《东次三经》记述了从“尸胡山”到“无皋山”共计九座山的位置分布。这些山分布在今渤海之滨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境内。

白话文:

从孟子山往南行水路五百里,再经过流沙五百里,即是跂踵山,这里有方圆四十里大小的水潭,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名字叫深泽,水中有很多蠵龟。

水中还有种鱼,长得像鲤鱼,却有六只脚,鸟一样的尾巴,名字叫鮯鮯鱼,它发出的叫声如同喊自己的名字。

注释:

涌:指喷涌,沸涌。深泽:不详。蠵(xī)龟:指赤海龟。鮯鮯:读音,gégé。自訆(jiào):指叫声像喊自己的名字。流沙:指流动的沙子孟子山:一说今日本境内。

鮯鮯鱼:

明代,文人骚客眼中的鮯鮯鱼

,万历二十一年(公元)编纂的格致丛书本《山海经图》,鮯鮯鱼与《山海经》原文记载的六足和鸟尾不同,它只有四个短小的鱼鳍,普通鱼一样的尾巴,看起来它更像一条鲤鱼。

明·鮯鮯鱼

鮯鮯鱼,六只足和鸟尾巴

《山海经》记载:“有鱼焉,其状如鲤,而六足鸟尾,名曰鮯鮯鱼。”。

意思是说,鮯鮯鱼是条长着鸟尾巴的鲤鱼,还有六只脚。

“六只脚,尤其是巨长的线条式的尾巴”,咋一看,确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六足”,在水生动物中,鱼长腿脚是比较罕见的。我们来看看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大沼泽里生存着一只长着腿脚的鱼,它就是两栖动物的蝾螈,俗称娃娃鱼。

回头再来看看鮯鮯鱼的腿脚,也就不会那么奇怪了。

“鸟尾巴”,在谈水河里,大多数鱼的尾巴像燕子的尾巴,类似于剪刀一样。

在海洋里,鱼的尾巴那叫一个“五花八门”,不看都不敢相信。我们先来看看这条“孔雀鱼”。

有以上的真实情况,鮯鮯鱼长着鸟一样的尾巴,似乎不是那么的夸张。

综上,笔者认为鮯鮯鱼应该生活在大沼泽里,其“六足鸟尾”是真实的写照,另外它极有可能是两栖动物。

跂踵山:

根据山海经原文记载,跂踵山理论上的位置在今天的日本境内。

跂踵山,方圆二百里,没有花草树木,有大蛇,山上盛产玉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