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山海经》是我国上古奇书,而《山海经》存在着许多异兽,那么这些异兽曾经是否存在?或者说有一部分异兽曾经存在过呢?
《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司马迁当年写《史记》的时候,如此评价了《山海经》中出现的异兽。据传,《山海经》所记载的是大禹、伯益的所见所闻。也就是说,书中所描述的动物,应该是上古时期存在过的。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很多珍贵文物,其中有一幅名为《交趾果然图》。这幅画完成于乾隆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年,由意大利画师郎世宁所著,画上还有乾隆皇帝所提御诗:“寓属生交趾,自呼名果然。欢同难还共,小后大居前。柳异王孙恶,郭齐君子贤。不因皮适褥,林处命宁捐。”
“果然”又名“猓(犭然)”,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一种动物,宋代的《太平御览》对其也有描述:“果然兽似猕猴,以名自呼。色苍黑。群行,老者在前,少者在后。得果食辄与老者,似有义焉。交趾诸山有之。獠人射之,以其毛为裘蓐,甚温暖。”根据这个描述,果然在古人眼中是一种生活在中南半岛的灵长类动物,群居,有年长的首领,是素食动物。但这幅图中所画的”猕猴“与我们现实中的一种动物极其相似,那就是环尾狐猴。
约万年前,马达加斯加是附着在非洲大陆的超级大陆冈瓦纳古大陆(非洲、南美、澳洲、南极洲、印度半岛和马达加斯加)的一部分。随着冈瓦纳古大陆解体,马达加斯加岛离开非洲。有化石记录中的第一个像狐猴的灵长类动物出现在大约60万年前的非洲大陆,此后不久越过海洋进入马达加斯加。
17-23万年前,该岛载着这些猴子继续向东漂移,马达加斯加从此将它们与大陆的灵长类动物隔离。由于这些高智能和自适应的灵长类动物在物竞天择的法则下,具有狐猴的血统的灵长类动物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走向灭亡。根据化石分析,这些狐猴是约万年前才进化出来的。
如今,环尾狐猴在很多动物园中都有饲养,而且数量还不算少,这主要是因为环尾狐猴适应能力比较强。但在马达加斯加,环尾狐猴和其他狐猴一样,面临着盗猎、栖息地破坏等问题的威胁,数量持续减少。
除此之外,《山海经》里记述的很多异兽,都在自然界找到对应的动物。之所以后世很多人认为书中的异兽是杜撰出来的,原因如下:很多异兽从未见过,异兽太过神奇,异兽根本不可能生活在古中原。对于此书中的异兽是否存在,各界对此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你认为它们真的存在过吗?